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退市机制的日益完善和优化,会有更多处境困难的上市公司因为无法达到上市的资格审核标准而被迫终止上市,离开证券市场。因此,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的首要任务是扭亏为盈、摘帽保牌,另外有些具备上市实力但尚未上市的公司也会采取行动,尽快上市。此时,由于资产重组的优势日益为各个公司所重视,资产重组行为在迅速改善公司账面的资产质量、美化财务状况等等各方面,相对于上市资格审核标准来讲,都显露出了前所未有的优势。因此,许多亏损上市公司将资产重组作为扭亏为盈的首选方案。在这种方案之下,甚至有些亏损上市公司在停牌长达五年之后,得以重新获得了上市的机会。由此我们知道,很多亏损上市公司已经把资产重组行为视同自己的“救命稻草”。资产重组似乎是证券市场上一个永恒的主题,作为上市公司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手段,资产重组行为不但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还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公司的主营业务能力,因此,近年来,资产重组这种方式受到很多亏损上市公司的青睐。然而,我们却不得不提出疑问,亏损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行为是否真的改善了公司的业绩;如果资产重组行为对于亏损上市公司来讲,真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公司的绩效,那么是否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做出完善;如果需要,可以怎样进行完善呢?想要回答上述的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对我国亏损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绩效进行研究。本文选取我国沪深股市2010年发生重大资产重组的亏损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提取了这些样本公司资产重组前后共6年(重组前两年、重组当年和重组后三年即2008-2013年)的若干财务指标,建立起亏损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样本的综合得分模型,再根据综合得分来研究发生资产重组的亏损上市公司的总体绩效,以此揭示亏损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行为对其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方面产生的财务效应。并且进一步对不同资产重组方式下的资产重组绩效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根据理论基础来指导重组行为,并提出规范资产重组的意见和建议。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经过研究发现,重组行为在每一年显现出的效果不同,而且不同的重组方式也会使亏损上市公司的重组绩效存在差异。具体来讲,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的一些资产重组行为,对于重组短期来讲,财务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无论是亏损上市公司的总体规模,还是公司的各种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改进,获利能力的改进方面较为突出,公司净利润增长迅速,达到了亏损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目的,即希望通过公司资产重组行为来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或摆脱公司持续亏损的困境。然而,遗憾的是,这种资产重组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延续。而有些公司注重资产置换后的整体整合、资产结构的调整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对公司绩效有长期性持续性的改善,却需要在重组之后的若干年内才能显现出来。因此,总体看来,亏损公司重组行为对公司的经营绩效的作用在于长期的贡献。重组后第三年才显著高于重组前两年及后两年的绩效,而在重组当年及下一年,重组公司的绩效并未得到改善,甚至有较大滑坡现象。资产重组行为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同时,研究发现,不同的资产重组方式也会对亏损公司的财务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从长远来看,资产置换是绩效最好的重组方式,它可以为亏损上市公司带来更为深入的变革和改进,使得公司的资产质量得到改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治理水平得到提高。混合重组行为与单一的资产重组方式相比,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提高,这使得重组产生的绩效也相对优异,但是,混合重组方式并不能如同资产置换的重组方式一样,使得亏损上市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有显著的提高。资产出售与转的重组方式,能够让利润较快地进入财务报表,但却有一个缺点,就是缺乏持续性,几乎不会使亏损上市公司的治理和产业结构得到调整或改善,相反,有些亏损上市公司甚至可能以出售主业资产为代价来保留上市资格。债务重组方式和资产出售与转让的重组方式类似,不会涉及到公司主营业务和核心竞争力的改善,发生重组当年延期的债务必须要在重组之后的一定时间里逐项偿还,因此,债务重组的重组方式也具备较差的可持续性。综上所述,从长远来讲,资产置换是绩效最好的重组方式,而其他三种资产重组方式,虽然操作的时候更为简便,也能够在发生资产重组行为之后的短期内美化财务报表,但通常来讲,可持续性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