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提供了支持经济高速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基础产品,所以农村的经济发展问题严重影响着中国整体的经济发展。在农村整体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它对农村金融市场中的资本要素起着配置的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城乡二者共同发展,互惠共生、协同发展,促进“三农”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农村金融服务的大力支持。农村金融不仅是农村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关键元素,同时也是国家现代化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三农”的发展需依托于农村金融的有效发展。“三农”发展作为当前我国政府深化改革的重点工作,关乎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关乎我国未来的发展大计和“中国梦”的实现。因此,适当的加快农村金融改革的步伐,对于贯彻“三农”政策以及农村金融的长久发展,都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但是,我国农村金融机制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的力度也在继续加深,但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内蒙古因为自身的特定条件,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仍然相对落后。内蒙古地区受经济发展原因、自然条件等制约,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还是不能达到人们的预期目标,其中金融供给不足,尤其是农村信贷存在明显不足。当前还没有达到最佳状态的金融业,还不能很好的传达我国对像内蒙古自治区这样的民族地区所专门设定的相关金融政策,这就不能在最佳时机以及第一时间强化农村金融改革,同时加强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进步程度都受到了影响。本文针对当前内蒙古农村金融供给不足这一状况,先对金融共生理论展开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给出本文的理论框架。随后,基于金融共生理论对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现代金融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结合国内外金融共生理论和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成果,从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方面,研究了金融共生视角下的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从非银行金融机构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保险公司、农村地区贷款公司,并依据金融共生理论对其进行了现状分析。从共生理论的角度来看,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相结合所产生的协同效应会远远大于其各自进行发展的效果。同时运用统计软件Eviews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实证分析与现状分析发现:内蒙古农村金融市场中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目前虽然存在一定的合作,但程度不够深且缺乏完善的合作机制。内蒙古自治区的农村金融水平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暂时不能实现农村金融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为此本文在金融共生的视角下,由共生单元的优化、共生模式的完善和共生环境的强化三个层面提出了内蒙古农村现代金融体系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