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及临床相关分析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y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目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类常见病,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是最主要原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针对这些动脉狭窄而展开,从而带动和指导了临床工作。随着介入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被逐渐广泛应用,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评价及介入治疗方面有了飞跃的发展。我国对有关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研究多数是通过超声和TCD作为检查手段,有关颅内外动脉狭窄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报道尚较少,另外国内有关侧支循环的研究也很有限,许多问题还有待更深入更完善的研究去证实。我们的研究旨在通过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而更深入了解该类疾病血管形态学特点及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分析,以达到对本病更深入的理解和对临床治疗的指导。 方法:研究我院2003.1-2004.12期间收治并接受了脑血管造影检查的1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0例,脑梗死90例,脑梗死患者均通过CT或MRI得以证实),并借助有关头颅CT或MRI、MRA及超声、TCD、血生化等检查,所有患者符合1995年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造影结果按狭窄部位、狭窄程度、侧支循环等给以总结,并与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等分类总结归纳,资料汇总,具体就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分布特征、危险因素、动脉狭窄后的侧支循环及临床表现等情况与其相关因素进行深入讨论,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研究,以期明确其特征及内在关系。 结果:1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较高,150例患者中有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共计123例,占82.0%,其中男85例,女38例;脑梗死者79例,狭窄发生率为87.7%,TIA者44例,狭窄发生率为73.3%。2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分布特征是颅内(79例,占64.2%)、颅外(80例,占65%)发生率相当,颅外稍高,以多发狭窄常见,最常见类型是多动脉受累,前后循环同时有狭窄的近半数,颅内外狭窄并发者近1/3,前循环动脉狭窄更常见。不同年龄组患者其颅内外狭窄分布明显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颅外动脉狭窄及颅内外动脉狭窄并存的比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青年组狭窄以单纯颅内狭窄常见,主要发生在大脑中动脉。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好发部位以血管分叉附近及弯曲处多见。3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多有危险因素,并且多种危险因素并存的情况常见,其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危险因素并存越多的患者出现狭窄的几率越高。单因素分析有脑卒中史患者容易出现后循环狭窄及前后循环合并狭窄。Logistic回归分析,在颅外动脉狭窄中,年龄及性别与动脉狭窄有关;在颅内动脉狭窄中,年龄及卒中史与动脉狭窄有关;在颅内外同时合并狭窄中,卒中史与动脉狭窄有关;在后循环及前后循环同时狭窄患者中,年龄与高血脂史与动脉狭窄有关。4在侧支循环方面:不同的动脉狭窄后其侧支循环有不同的表现和特点。单侧颈内动脉狭窄程度越重,越容易出现侧支循环的代偿,单侧颈内动脉狭窄后侧支循环的有无与是否容易发生脑梗死密切相关,即在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及闭塞时,有侧支循环者不易发生脑梗死。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程度与侧支循环之间有显著的关联,狭窄程度越重侧支循环出现的几率越高,大脑中动脉狭窄后梗死的发生率与有无侧支循环没有直接关系。5临床表现方面:颅内外动脉狭窄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同样的动脉狭窄可出现不同的表现。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越重,发生脑梗死的可能性越大,颈内动脉狭窄时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与动脉狭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1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率较高,应给予高度重视。2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分布特征是颅内、颅外发生率相当,颅外稍高,多发狭窄多见,不同的年龄组狭窄分布有所不同,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好发部位以动脉分叉附近多见。3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高危因素多见,多种危险因素并存的比例较高,其与颅内外动脉狭窄存在一些相关性。4不同的颅内外动脉狭窄后侧支循环有其特有的表现,并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5同样的动脉狭窄或闭塞可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
其他文献
以水稻广亲和品种为双亲之一配制的15个籼粳杂种及其亲本为材料,测定了碾米、外观、蒸煮和食用品质及蛋白质含量,分析了杂种品质表现的特点及与亲本的关系。灰色关联度分析表
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 简称内异症)是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是引起盆腔疼痛和不孕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越来越多的资料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第一章,IFNγ、IFNγR、IL12、IL12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脊柱结核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IFNγ、IFNγR、IL12、IL12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脊柱结核易感性的关系。  方
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及你的工作室吗?1976年我出生于荷兰的 Sprang-Capelle。2000年,在荷兰埃因霍温设计学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毕业后,与我的大学同学Dylan van
目的探讨不同的麻醉方式在显微镜下颈动脉外膜交感神经剥离术(Carotid sympathetic decollement outer membrane)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在此类手术中的优
目的:膀胱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发病率居泌尿系统肿瘤的首位,治疗后复发率高达55%-85%,病因至今仍不十分明确。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随着分子生物学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新闻媒体作为传播各种信息的媒介对人们各种观念的形成和看待问题的方式的影响与日俱增。尤其是世界金融危机之后,社会关系和社会矛
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在理论上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并且因为结构简单、灵敏度高等特点在工程上得到广泛应用。使用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来测试折射率 ,方法简单、灵敏。本
背景: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又称作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一些神经病学家提出了急性运动性轴索型神经病(AMAN),因其临床病程、电生理和病理学特征与AIDP 有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