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脉冲调制变极性TIG设备与工艺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judycome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铝及其合金由于具有比重小、强度高、抗腐蚀性强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核能以及军事工业等各个领域。脉冲调制VPTIG(PVPTIG)焊接工艺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焊接方法,较其它焊接方法有着较大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该焊接工艺除了可以降低钨极烧损,提高焊接电弧稳定性外,低频脉冲调制产生的断续电弧力对熔池进行冲刷,可以减少气孔、控制焊缝结晶过程及焊缝成形;高频脉冲调制在保证电弧力的基础上降低电弧能量密度,减小电弧笼罩的面积,可以进一步减小焊缝宽度,减小热影响区的软化程度,提高焊缝的拉伸强度和延伸率。因此,脉冲调制VPTIG(PVPTIG)焊接工艺是一种适合于航空、航天领域重要铝合金构件焊接的方法。本文建立了一个铝合金脉冲调制VPTIG(PVPTIG)焊接系统,包括焊接电源、焊接工作台行走机构及送丝机构等。焊接电源是以MSP430F449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双逆变焊接电源,其工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输出电流的正、反极性时间、幅值分别独立可调,用软件程序可以方便的实现低、高频脉冲调制变极性电流波形的输出。送丝机构送丝速度稳定、并且具有焊丝回抽功能,可有效地防止焊丝粘板现象的发生,保证了焊接过程的稳定性。焊接工作台行走机构运行可靠、稳定,速度调节方便,并且有行程限位、正反转等功能。焊接过程中可实现焊接电源、送丝机和焊接工作台的程序时序控制,初步实现了焊接过程的自动化控制,为焊接工艺的研究建立了可靠、稳定、实用的焊接系统平台。本文采用高速摄像机、记忆示波器等测试分析仪器,对VPTIG电弧电学特性、热学特性及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规律总结。VPTIG电弧电学特性和热学特性的分析为铝合金VPTIG的焊接工艺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即VPTIG焊时,减少DCEP时间,增大DCEP电流值,即保证了必要的氧化膜清理效果又最大限度的减少了钨极的烧损,提高了焊接过程的稳定性,保证了焊接质量的提高。VPTIG电弧力学特性的分析与研究为铝合金脉冲调制VPTIG(PVPTIG)的焊接工艺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指导。将脉冲电流调制功能和变极性功能互相结合,低频脉冲调制产生的断续电弧力对熔池进行冲刷,可以减少气孔、控制焊缝结晶过程及焊缝成形;高频脉冲调制在保证电弧力的基础上降低电弧能量密度,减小电弧笼罩的面积,可以进一步减小焊缝宽度,减小热影响区的软化程度,提高焊缝的拉伸强度和延伸率。在此基础上,对VPTIG电弧稳定性及其稳弧措施进行了研究。本文以自制的焊接系统为硬件平台,以所总结出的电弧特性规律为理论依据,通过大量的工艺试验,总结出了铝合金脉冲调制VPTIG(PVPTIG)焊接工艺的特点和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快速凝固技术(铜模真空吸铸法)制得Ti-51at%Ni形状记忆合金,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现代检测手段对快凝制得的合金的相变及记忆性
共情、利他行为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一直是道德心理学家们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以往众多研究表明,共情促进利他行为的发生,但在某些特定情境中,利他行为并不遵循道德原则。该议题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项目成本控制是一项尤为重要的工作。只有控制好项目成本才有助于增强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文章阐述了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概念及建筑工程项
网络流量分析分类技术,是网络运营商实现网络流量监测,进而有效管理网络的重要手段。目前,网络带宽资源被P2P业务大量占用,使运营商的基础网络建设陷入了“拥塞-扩容-再拥塞
本文对微波辅助水酶法提取茶籽油、微波功率和温度对其品质指标的影响以及工艺水提取茶皂素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微波辅助水酶法提取茶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及工艺水提取茶皂
目的观察妊娠中晚期心理状态对孕产妇分娩方式选择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妊娠中晚期孕产妇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妊
γ—TiAl基合金具有一系列的优点,使其成为高温结构的主要候选材料之一。目前,该合金的热疲劳和静载热机械疲劳规律尚不清楚,开展此项研究对其合理应用、设计和寿命估算有重
在低温共烧陶瓷微波多层电路中,层与层之间复杂的电磁耦合导致电磁仿真计算繁杂,等效电路不易提取。空间映射算法提供了一种新的优化思想和设计方法,将粗糙模型的快速性与精
压痕实验和刻划实验是测量脆性材料弹性、塑性和断裂性能的简单方法。KDP(Potassinm Dihydengen Phosphate,简写KH2PO4)晶体作为一种优质的非线性光学材料目前广泛应用于激光
矿产资源是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消耗了有限的矿产资源,致使资源保证程度下降,资源约束问题已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