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背景直肠癌外科手术中,在切除或分离的过程中有时会造成骶前静脉丛血管撕裂,因直肠后间隙的解剖学层次复杂,且骶前静脉丛与直肠静脉丛及骶管内静脉丛等相互联系,骶前静脉丛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直肠癌外科手术中,在切除或分离的过程中有时会造成骶前静脉丛血管撕裂,因直肠后间隙的解剖学层次复杂,且骶前静脉丛与直肠静脉丛及骶管内静脉丛等相互联系,骶前静脉丛大多数无静脉瓣等诸多因素,出血时量大难以控制,如处理不当可导致出血性休克,甚至死亡。目的探讨直肠癌术中骶前静脉丛大出血的原因,并介绍一种止血的新技术,为临床处理骶前静脉丛大出血提供一种有效、安全、简单且经济的方法。资料及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11年5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218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61例患者行经腹直肠癌低位前切术(LAR,又名“Dixon术”),57例患者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又名“Miles术”),8例患者(3.2%)术中发生了骶前静脉丛大出血。8例患者年龄在36—75岁,中位年龄61岁,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行经腹直肠癌低位前切术4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4例。结果8例患者均采用缝扎静脉丛的方法止血,效果好,经过后续的充分引流及对症支持治疗,术后无严重的并发症及死亡病例,亦无二次手术者,均临床治愈出院。出院后经长期随访,无一例发生慢性盆腔疼痛等后遗症。结论直肠癌术中骶前静脉丛大出血是手术严重并发症,可导致病人在极短时间内发生出血性休克,若不能及时有效处理,可导致患者死亡,过去处理此类并发症常使用纱布填塞压迫法或图钉止血法,均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既往多数学者不主张使用单纯的缝扎静脉丛的方法止血,主要考虑骶前筋膜菲薄、弹性差,单纯缝扎止血效果差且易至继发出血。我们通过本组病人的研究,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新奇的能确实有效的控制骶前静脉丛大出血的方法,希望能够为大家在术中止血提供一个可行的路径。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Human DOC-2/DAB2Interactive Protein (hDAB2I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与汉族人群胃癌易感性关系,了解这些位点基因型频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经济活动中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明显。人力资源作为各种资源配置中的第一资源,其配置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其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组织中HSP27(heat shock protein27)和VEG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的表达及其关系以及与肝癌的发生、发展
胆管癌是指源于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常见于中老年人,男性略多于女性,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根治性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为15%~40%,且容易复发和转移。胆管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
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持续的高速发展,政府的财务管理能力亟待提高,而全球信息化恰好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紧随时代信息化的潮流,政府财务的全面信息化势在必
【正】 读完劫夫同志寄来的歌集的校样,我默然沉思了许久。这些歌曲使我想起我们许多人都曾有过的一些经历,也使我想起目前一些作曲者深为苦闷,却又缺乏决心去解决的一些根本
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应该针对学情不断调整教学过程的侧重点,而不只是片面地重视一点而忽视另一点,因为,不同教学阶段教师对学生培养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本文谈谈自己对学情和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自身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及D2聚体浓度变化关系。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46例,设为观察组;另抽取在本院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设为对
局部晚期胰腺癌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腹部恶性肿瘤,单纯化疗或放疗均无法满足患者治疗的需求。目前,临床上正积极开展吉西他滨化疗联合现代放射治疗的研究,主要涉及到的放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