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了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城镇化脚步不断加快。但是伴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多,因发生各类突发事件而导致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的后果也愈发严重,而合规、合法、合理的对城镇固定避难场所进行布局,可以使受灾群众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得到快速的疏散,最大程度上减少因突发事件导致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大部分城镇固定避难场所数量有限、场所布局缺乏科学规划的现状,对城镇固定避难场所的选址与布局优化的工作进行了相应的研究。首先,通过对固定避难场所选址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依照固定避难场所的场所信息、通达性、配套设施3个准则设定固定避难场所检查指标,通过检查指标对固定避难场所进行有效性排查,并完成备选固定避难场所与疏散区域的基础数据构建工作。其次,通过不同类型的固定避难场所拥有不同疏散距离的特点,在传统的P-中值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了P-中心模型的部分优点,构建了基于固定避难场所道路属性的多目标选址模型。利用NSGA-算法计算复杂程度较低、通过拥挤距离快速进行种群内个体的优劣比较、迭代过程中保留种群最优解的优点,对该多目标选址模型进行求解,完成城镇固定避难场所布局方案的初选工作。最后,通过对固定避难场所内的受灾群众必需的饮食物资与医疗物资的分析,在考虑固定避难场所经济性的情况下构建固定避难场所物资运输成本模型。通过对粗选方案进行运输成本的计算与对比,可以得到兼顾固定避难场所通达性与经济性的布局与疏散方式的最优方案,最终完成城镇固定避难场所布局方案的优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