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拙”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理论范畴。以“拙”为巧、以“拙”为工的审美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拙”有着丰富深厚的内涵。它含纳着质朴无华、冲淡自然、内涵充实的审美意蕴。“拙”体现出一种轻人工、师造化的创作观、审美观。“拙”虽被不少人提及,但“拙”作为一重要的美学概念还未曾被系统地论述过。因此,从美学的角度,对“拙”进行深入地研究,系统地疏理“拙”之产生、演变,把握“拙”之内髓,具体阐发“拙”的审美内涵;对比当前文坛的喧嚣、浮华的创作倾向,在当下张扬“拙”的审美意蕴,都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中国古典美学的理论与实践对“拙”这一审美范畴的发展历程、艺术审美内涵及其哲学意蕴进行了深入地阐发。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拙”的内涵阐释。本文从“拙”这一思想的渊源出发,梳理出“拙”的内涵。从生活意义上的拙劣、粗糙、哲学意义上的“大巧若拙”、文化意义上的“古拙”、“朴拙”三个层面进行了总结概括。第二部分,从纵向角度论述了“拙”作为审美范畴的发展历程。原始社会至唐朝以前表现出对“拙”的否定,此时艺术致力于由“拙”入巧。唐代至元朝是“拙”这一美学范畴的萌生发展阶段,人们受“大巧若拙”、“返璞归真”、“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美学思想的影响,开始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谈论“拙”,“拙”被提升为一个重要的艺术理论范畴。明清两代是“拙”作为审美范畴的成熟阶段。在王守仁的心学、李贽的童心说等各种个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拙”被广泛地用于诗歌、词、书法、绘画等领域。“拙”的美学地位大大提升。第三部分,从横向角度阐述了“拙”在传统艺术中的表现,涉及到诗歌、词、书法、绘画等艺术种类,系统地阐释了中国古人在不同艺术领域中对“拙”这一美学范畴的理解。“拙”成为文学艺术的一种审美标准。第四部分,“拙”的审美阐释。“拙”体现了中国美学的基本特点,中国美学推崇朴拙的美感。结合各个时代的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本文从三个层面解读“拙”的美学特征。从形式层面来说,是不工自工;从情感层面来说,是情真意厚;从境界层面来说,是不“隔”之境。“拙”是一种妙造自然艺术观的体现。第五部分,探讨了“大巧若拙”之“拙”的哲学内涵。“拙”是“道”的一种显现形态,代表了一种“以天合天”的大巧境界。从生命存养的角度来讲,“拙”代表着精神的解放和心灵的高度自由。“拙”就是不为外物所累,摒弃了外在的浮华,心无所拘,内心澄静自在,执著于对深层生命意识的体验。“拙”更为注重内在精神的丰盈,“拙”代表地是一种淡泊、优雅、闲适的生存境界。“拙”对当今中国文学艺术的创作与欣赏,对当代人的诗意生存都具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