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辩诉交易制度起源于美国,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刑事诉讼制度。它具有快捷、灵活、高效的特点,大大提高了当时的诉讼效率,缓解了美国刑事案件的快速增长与司法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随后,这项制度传播到英美法系的其他国家,甚至一些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也在辩诉交易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交易制度。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矛盾也比较尖锐,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如智能化犯罪、集团化犯罪日益增多,而且司法资源严重不足,导致司法机关的办案压力增大。这些都使得诉讼效率大大降低,司法公正也遭到公众的严重质疑。而辩诉交易制度具有效率和自由平等价值,它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保证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恰恰能缓解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司法窘境。而且我国也存在引入辩诉交易制度的理论和现实基础。本文将对辩诉交易的有关理论,运用概念分析、历史分析、价值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从法理学、刑事政策学、犯罪学、刑事诉讼法学等多学科结合的角度,在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的基础上,对构建我国的认罪协商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具体制度构建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本文基本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辩诉交易”的概念、历史发展、分类和价值基础,使我们对辩诉交易制度有系统的了解。第二部分,考察了主要国家和地区“辩诉交易”的理论研究、立法现状和司法实践,对辩诉交易的利弊进行评析,为建立我国的认罪协商制度提供借鉴。第三部分,从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司法窘境出发,分析辩诉交易制度在提高诉讼效率、保障当事人权利和降低司法机关侦查压力等方面的优点,阐述了建立我国特色的认罪协商程序的必要性。从我国的政治历史文化传统、司法实践、现有法律政策制度方面分析构建我国的认罪协商程序的可行性。第四部分,我国认罪协商程序的具体构建。首先分析辩诉交易的名称,并根据我国国情,认为我国的辩诉交易制度称为认罪协商程序比较合适。然后,从参与主体、适用条件、案件范围、协商内容、监督和救济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我国认罪协商程序的具体制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