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二十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航运企业不断发展,船队规模迅速扩大。确保海上交通安全是我国海运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必然,它关系到我国作为一个航运大国的国际形象和国家利益。因此,如何正确评价我国航运企业船舶管理的安全水平一直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我国经营国内航线的船舶管理公司,随着其管理船舶种类的不断增加,将业务拓展到国际航线时,执行的标准需要从NSM规则转变到ISM规则,并建立符合ISM规则要求的安全管理体系。Z公司是一家经营国内航线船舶的国有企业,按照发展规划公司船队近期新增了 LPG船和LNG船,并计划将液化气船舶运营在国际航线,依据NSM规则建立的安全管理体系已不适应公司的发展,对多船型安全管理需要向专业化管理方向变革。Z公司是我国众多航运企业中的一个缩影,研究并提升Z公司多船型管理安全水平对推进我国航运企业船舶安全管理工作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采纳中国船东协会和海事局相关专家、国内外知名航运企业的船舶管理者和船员对Z公司新增船型并扩大航区时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后的建议,构建出Z公司多船型管理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了企业管理、企业发展和企业文化3个一级评价指标以及管理部门分工、安全体系建设、培训制度等21个二级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数据获取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本文比较分析了常用评价方法的优缺点,选取了可将有限样本数据通过无数随机模拟计算的云模型,对Z公司当前多船型安全管理水平做出客观的评价。评价结果显示Z公司目前在管理部门分工以及船员管理方面存在安全等级较低的情况,在经过与Z公司相关管理者沟通讨论后也验证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一方面证实了云模型在定性与定量的数据处理中具有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发现了 Z公司在多船型安全管理上的不足之处。最后,根据Z公司多船型管理安全评价得出的结果,本文对Z公司现有管理部门的业务进行梳理,并结合Z公司未来发展的规划将其业务重新划分,建立了各管理部门分工明确且适合未来发展的组织架构。另外对影响Z公司多船型管理的人为因素,本文从船员培训、船员家属与激励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船员管理的可行性建议,较好的解决了 Z公司发展过程中的多船型管理问题,也为国内其它航运企业多船型管理提供了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