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大研究课题。教材的建设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组成课程教学的重要资源。第八次新课程改革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对教材中的科学探究活动的设置是此次改革的一个亮点,通过开展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构建知识的同时掌握科学探究技能,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锻炼创造性思维能力。科学探究活动是当前自然科学学科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教育研究的重点、热点,经过多年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上仍存在缺陷。因此准确把握科学活动的实质、优化科学活动内容设计是目前值得研究的一重要课题,这不仅对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同时也将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基于探究学习的基本理论,从类型与水平,探究技能,探究思维等方面着手对“人教版”和“北师大版”高中生物新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进行了比较研究,并通过实地调查考察了探究活动在教学课堂中的落实情况,针对教材中探究活动的设计和开展与教师进行交谈,以了解探究活动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包括注重探究活动设计的有效性,注重思维层面探究,注重课堂探究气氛的创设以及教师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等。希望能提供给教师在使用教材组织教学时参考,更希望对教材编写者日后修订教材有所帮助。全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前言。本部分包括问题的提出、本领域研究动态、研究目的及思路和研究方法四个内容,阐述了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研究动向、本研究课题的确立依据、研究意义及方法。第二部分是关于科学探究活动的理论综述。这一部分提出了探究思想的产生,概括了科学探究的含义,对科学探究活动在类型与水平、探究技能和探究思维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界定,确立探究活动设计的原则。第三部分是对教材中探究活动的设计进行了具体分析。首先对两套教材中探究活动在类型和水平上进行比较研究。然后对教材中不同水平探究活动所包含的技能进行总体比较。最后对探究活动的思维水平进行了比较,同时分析了探究活动中探究思维与开放性水平的关系、探究思维与探究技能的关系。第四部分是教学实践研究。此部分是笔者经过为期两个半月的时间在实验区进行课堂观摩和教师访谈,以了解高中生物教材中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情况以及教师在开展活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对本次研究进行了总结,针对目前探究活动实施的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最后对本文的研究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本研究的结果是:两套新教材中安排的探究活动比较多,人教版设置了128个,北师大版设置了171个,探究活动的形式多样化且各有不同。人教版教材注重交流类的探究活动,而北师大版偏重于实验类的探究活动。两套教材都重视知识学习性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技能方面,两套教材中开放性低的活动涉及的技能主要是基础性技能,开放性高的活动包括的技能要素广泛些,且技能要求也较高。在探究思维培养方面,两套教材中渐进性问题的设置比重都不高。通过对两套教材中活动的设置作出评价,结论是:(一)两套版本教材的活动在种类和选材方面有所不同。(二)两套版本教材中活动所需的总时间太长,成本太高,资源条件要求比较高。(三)两套版本教材中活动对探究能力和探究思维的训练都不够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