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既是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农业大国,又是一个老龄化严重的人口大国,国家的崛起、人民的幸福正如国家离不开经济事业的进步,人民离不开保障事业的进步。所以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家,农民的民生、养老问题关系着整个社会保障事业的前进步伐。新农保的出台是国家为了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的重要改革,也是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保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全覆盖、有弹性、可持续”,这一方面体现了普惠性特征,但能否缩小利益配置差距很难贸然定论,因为只有公平的惠民制度才能得到支持、认同,才能有效地维护农户的养老权益。目前,虽然有大量的专家学者对新农保都有研究,但对如何实现公平的角度各不相同,并且在研究路径上选择从新农保替代率、收入再分配入手的少有人涉及。文章以实现新农保实质公平为出发点,通过问卷调研、精算等方式分析农民的保障现状,从个人收益率、缴费率与政府的补贴额度和经济增长水平,给出了实现公平的对策和建议,以求在基本实现“形式普惠”的条件下尽早实现“实质公平”。围绕研究主题,笔者在上海市宝山区农保中心实习了半年,并对宝山区新农保实施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其中围绕选取的六个乡镇,对“无账户、停止缴费、正常缴费”人群做了详尽的访问,收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此次的研究奠定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共分七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分述如下:第一章绪论。阐述研究本文的背景和本文的意义,并结合中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指出研究中的不足;在展开本文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提出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我国新农保制度基础理论引述与相关政策实施评价。将新农保、形式普惠、实质公平的概念做了相关界定;并给出文章精算部分的替代率与收入再分配理论的梳理。通过对农保政策的分析得到为新农保公平性问题找一个有效路径是极为重要的。第三章实现新农保“实质公平”的必要性分析。通过对公平概念的界定,衍生到新农保在新时期新目标下实现公平的价值、公平的执行、公平的保障的表现,为突出在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的趋势与城乡不平衡发展差距下实现新农保实质公平的必要性。第四章新农保农村户籍人员参保调研与现状分析。通过对调研地区宝山区六个乡镇农村户籍人员的问卷、现场访谈等方式了解农民参保情况和新农保现状,发放了共900份问卷,回收了884份有效问卷,并结合宝山区农保中心工作中的第一手资料,对被访者基本情况的描述,发现城乡公平存在差距、制度设计没有完全符合农民自身情况,并从政府和参保者角度提出推行公平的理念。第五章实现新农保实质公平的模型演算与路径思考。分别建立了替代率和收入再分配精算模型,对个人缴费率、个人收益率、缴费年限&缴费档次与个人、政府的净转入额进行了演算,得到现有个人替代率不高、养老金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同步、政府补贴不足的问题,并从制度设计层面思考实现公平的路径。第六章新农保路径选择的对策建议。根据前文的问卷调研与精算结果分析对如何实现新农保“实质公平”的建议,指出要政府建立补贴与物价指数联动的机制;个人缴费的持续增长和激励机制、减轻基层财政负担等,真正在未来实现公平的期望。第七章总结与展望。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对不足之处提出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