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结构设计及属性配置的算法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t_al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构造一个坚强、稳定的电网为目标,从设计一个合理的电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校正以及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装置配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把Petri网算法应用到电网规划和结构校正当中去。 在电网结构研究当中,首先分析了合理的电力网架应该具有的特征,接着介绍了在研究电网结构过程需要进行的电气计算以及经常使用的专业软件,并总结了仿真过程的具体思路。最后研究了超高压电网规划当中与电网结构相关的问题。 结合Petri网的特点,把多层Petri网用到电力系统结构设计当中去,用Petri网来完成电网规划当中一个重要的任务:确定电网中新增设备的地点和时刻,并以一个110kV企业电网作为算例进行规划。 研究了网络拓扑校正问题,这也是改善电网安全稳定的一个措施。本文提出一个潮流分布不平衡指标,用这个指标来评判电力系统中各元件潮流达到或者超过额定值的程度。并用有色Petri网对结构校正过程建模。 最后介绍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并结合工程实践对一个企业供电网进行了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对交流稳流源的控制技术进行了详细地研究,讨论了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和交流稳流逆变电路的模拟控制和数字控制技术。提出了以变流器模拟控制技术和系统级数字控制为基础的数模混合控制办式,以及基于DSP的变流器数字实时控制方案。 对交流稳流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进行了设计,在逆变器的模拟控制技术研究中,首先介绍了外环平均值反馈的双环控制策略,针对该策略出现的失真度问题,将外环瞬时值反馈的双环控制策略应用于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问题是一个研究多年的老问题,但现场运行的结果表明,装置的选线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这说明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实现小电流选线装置的远程监视和维护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长期以来因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远程监视和维护一直未能实现,论文中首次在大兴永和庄变电站实现管理方或研发方与现场装置间的通讯,通过对装置的监测与控制,解决了以往选线失败原因不明的问题,给进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分形几何是20世纪数学科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本文研究了分形在电力系统中的一些应用,主要工作分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弧光接地故障的分析和研究。利用R/S方法对输电线路弧光接地故障采样信号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弧光故障信号的频谱分布的规律及分形维数的特点。弧光故障采样信号的频谱分布在某种程度上定性地反映了采样信号所对应的弧光接地故障的位置的变化,故障信号波形的分形维
经济全球化不仅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给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波动和政治不稳定.近年来,墨西哥、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的金融危机及其政治动荡,就是有
现代电力系统的容量不断增加,电力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庞大,正在向区域性和国际性发展,因此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更加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而且为了降低发电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现代联合电力系统有时运行在暂态稳定安全约束的边缘,电网由于稳定性破坏导致大规模停电的灾难性事故已发生数起。因此在运行中考虑暂态稳定约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裕度灵敏度下的含有暂态稳定约束的优化潮流算法。以最优潮流计算结果作
近年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系统周围金属材料的存在引发系统电磁参数发生变化,从而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效率造成影响。为了研究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不同金属环境下的传输性能,本文根据金属材料存在时的场路结合模型,推导出磁耦合谐振式并联-并联结构的传输效率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对系统影响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利用电磁场仿真软件建模分析无金属环境或存在不同金属环境下的收发线圈
近年来,由于能源的紧缺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众多新能源产品正在逐步取代以往的燃油,天然气等燃料驱动的产品,此项举措对环境的保护有着重大的意义,但如此又引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充电难的问题。传统的有线充电模式使得大部分设备必须时刻与电源相连,其移动也受限于电源线路的长度,例如医院的医疗器械,在搬运患者时其无法保证足够的便利性。所以改变传动供电方式迫在眉睫,无线供电的出现则使这个问题出现了转机。但无线供电
随着全球能源问题的逐渐凸显,使用清洁、低耗、可再生能源成为全世界共同的追求。分布式电源,如光伏、风机、蓄电池等近年来得到广泛重视,其可直接接入配电网中给用户供电。但与此同时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改变了配电网的结构,配电网原来的故障定位方法不再适用。因此,研究新的适合于含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对于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和广泛使用DG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第一章介绍了电力电子技术和逆变技术的现状和发展状况,其中着重对逆变技术的现状和发展作了论述,包括了几种不同的逆变技术方法的说明与分析。第二章是对系统的基本结构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