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大鼠模型的制备 目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neuritis, EAN)动物是研究人类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 AIDP)的经典模型。本部分拟通过免疫诱导的方法,建立EAN大鼠模型。 方法:Lewis大鼠皮下局部注射周围神经髓鞘蛋白P253-78与完全弗氏佐剂的混合乳液免疫法(P2/CFA)诱导产生EAN。通过临床症状评分、体重变化以及组织病理学染色等方法,观察EAN的病程特点,评估建模是否成功。 结果:免疫后第10.2±1.3天大鼠出现EAN临床症状。免疫后第15天达到EAN疾病高峰期,此时临床症状评分为6.6±0.6。大鼠从免疫后第17天开始恢复,直到第20天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在EAN疾病高峰期,坐骨神经出现明显脱髓鞘改变同时伴有大量细胞浸润。 结论:周围神经髓鞘蛋白P253-78能成功诱导大鼠EAN,成功率100%,该模型的建立为后续的实验打下了基础。 第二部分芳香烃受体在EAN大鼠坐骨神经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AhR)在EAN大鼠坐骨神经中的表达,从而探讨AhR在自身免疫性神经炎中的作用。 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含双重染色)的方法,检测 AhR在EAN大鼠坐骨神经中的表达,明确AhR+细胞的来源和分布。 结果:在大鼠EAN疾病高峰期的坐骨神经组织中,AhR+细胞的数目为:205.9±10.3/mm2,浸润集中发生在血管周围,其细胞的主要来源是T细胞(59.1±4.3%)和巨噬细胞(29.8±3.4%)。 结论:AhR+细胞在EAN大鼠坐骨神经的聚集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AhR可能被内源性配体激活,参与到EAN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第三部分 VAF347激活AhR对EAN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AhR水溶性配体VAF347治疗EAN大鼠的疗效,分析VAF347激活AhR在自身免疫性神经炎中的作用和机制。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技术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观察VAF347治疗EAN大鼠前后坐骨神经AhR+、IL-17+、Foxp3+、CD3+和ED1+细胞数目的变化,坐骨神经脱髓鞘情况以及外周血和腹股沟淋巴结IL-17、Foxp3、IFN-γ、TGF-β1、IL-4和IL-10的表达变化。 结果:EAN大鼠经VAF347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评分下降,坐骨神经脱髓鞘程度明显减轻。VAF347激活 AhR后,坐骨神经局部AhR+、IL-17+及CD3+细胞数和比例明显下降,ED1+和Foxp3+细胞数虽然降低但其比例上升。VAF347治疗后,外周血和淋巴结IL-17+细胞比例下降,而Foxp3+细胞比例明显上升。同时VAF347治疗使淋巴结IL-17和IFN-γmRNA表达明显降低,TGF-β1和Foxp3表达显著增加,而IL-4和IL-10的表达在治疗前后未发生明显变化。 结论:VAF347激活AhR明显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改善EAN临床症状,减轻坐骨神经炎症细胞的浸润及脱髓鞘,为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VAF347激活AhR可能通过TGF-β1通路调节Foxp3+细胞,从而在EAN大鼠中发挥抗炎作用。 第四部分 TGF-β1信号通路在VAF347激活AhR治疗EAN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信号通路在VAF347激活AhR治疗EAN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可溶性转化生长因子-β1II型受体(soluble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l receptor II, sTβRII)抑制TGF-β1信号通路,通过移植经VAF347治疗的EAN大鼠CD4+T细胞,借助EAN临床评分和淋巴结炎症因子的表达来观察P2/CFA能否诱发EAN病程。 结果:与CD4+Control组相比,CD4+VAF347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降低,病程缩短(P<0.05),iNOS、TNF-α、IL-1β炎症因子mRNA表达显著下降而TGF-β1表达显著上升(P<0.01);sTβRII+CD4+VAF347组临床症状评分以及 iNOS、TNF-α、IL-1β和 TGF-β1水平与CD4+Control组无明显差异。 结论:在EAN大鼠模型中,VAF347激活AhR,促进调节性T细胞分化,挥发免疫抑制作用是通过TGF-β1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