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不同品种春玉米(东农250、四单19、丰禾10)为试验材料,设四个氮肥处理(即每公顷施纯氮0㎏、100㎏、200㎏、300㎏)。探讨了春玉米不同器官(功能叶片、根部、子粒)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变化规律,并系统研究了氮肥用量对春玉米子粒氨基酸含量、蛋白质含量、蛋白组分及产量的影响,进而揭示施氮量对产量及蛋白质的调控效应,旨在为玉米生产实践中合理施用氮肥,提高玉米产量和改善玉米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试验主要结论如下:春玉米功能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呈先升高再降低而后略有升高的趋势(各品种N0处理升高后一直下降),且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峰值出现的时期大都是孕穗期(东农250 N100处理、四单19 N100处理抽雄期)。根部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呈双峰曲线(除丰禾10 N100、N200处理外)变化趋势,第一个峰值出现后,在生育后期还会形成第二个峰值。三个品种N200处理在整个生育过程中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较高。子粒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并且子粒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峰值出现在吐丝后21天(四单19 N200处理在吐丝后28天)。对三个品种来说,N200处理均能提高功能叶片、根、子粒的酶活性,是最佳的氮素处理。灌浆过程中子粒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氮素用量对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因品种而异,东农250和四单19在一定施氮范围内随施氮量增加子粒蛋白质含量增加,过量施氮子粒蛋白含量反而降低。从提高蛋白质的角度,东农250和四单19 N200处理是最佳氮肥处理;丰禾10随施氮量的增加蛋白质含量增加,从本试验结果来看,N300处理较好。灌浆过程中子粒赖氨酸含量呈现高低高变化趋势,施用氮素能显著提高赖氨酸含量。子粒色氨酸呈缓慢下降趋势,东农250、四单19整个灌浆过程中色氨酸含量N300>N200>N100>N0,丰禾10 N200>N300>N100>N0。成熟期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对子粒赖氨酸含量而言,N200处理是最佳氮素处理;对东农250、四单19子粒色氨酸含量而言,N300处理是最佳氮素处理,丰禾10N200处理是最佳氮素处理;不施氮不利于子粒赖氨酸、色氨酸含量的提高。东农250、丰禾10子粒清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东农250N0处理吐丝后7~14天略有升高),四单19吐丝后7~14天略有增加而后下降(N300处理一直下降);灌浆后期(吐丝42天后)不施氮处理清蛋白含量低于施氮处理。子粒球蛋白含量,东农250呈下降趋势(吐丝后7~21天略有升高);四单19、丰禾10则先升高再降低而后略有升高再迅速降低。三个品种在灌浆后期(吐丝42天后)施氮处理子粒球蛋白含量略有升高,而不施氮处理则低于施氮处理。成熟期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对子粒清蛋白、球蛋白含量而言,N200处理是最佳氮素处理,不施氮不利于子粒清蛋白、球蛋白含量的提高。子粒醇溶蛋白含量呈先升高再降低而后升高(即高-低-高)的变化趋势。不同品种间醇溶蛋白含量存在差异,即相同氮素用量下丰禾10醇溶蛋白含量明显低于东农250和四单19,四单19醇溶蛋白含量高于东农250。子粒谷蛋白含量不断升高(东农250、四单19吐丝后21~28天略有降低)。三个品种春玉米谷蛋白含量存在差异,同一氮素用量丰禾10谷蛋白含量高于其它两个品种。成熟期方差分析表明, N200处理是提高子粒醇溶蛋白、谷蛋白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