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可生物降解腰椎横突间融合器在降解过程中生物力学的变化规律。方法:将30只健康15±3kg波尔山羊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实验组在山羊腰4、5横突间隙放置填充有优质自体髂骨的PLGA可吸收腰椎横突间融合器;对照组在山羊腰4、5横突间隙植入同实验组大小相当的自体髂骨块作为对照。分别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每组各处死5只实验动物,取出全部腰椎标本。在三维激光扫描仪上模拟腰椎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弯运动,在生物材料力学特性试验仪上模拟腰椎在纵轴上的旋转运动。运用计算机分别加载5NM的纯偶力矩,记录并分析腰椎运动时的图像,观察腰椎手术节段的运动变化。结果:非破坏性生物力学测试显示:术后1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前屈、后伸、右侧弯、左侧弯、右旋转五种运动状态下, P<0.05。术后3个月,实验组ROM值与术后1个月相比,前屈、后伸、左侧弯、左旋、右旋分别减少了21.6°、7.09°、20.2°、3.80°、3.90°,右侧弯增加了2.75°;对照组ROM值与术后1个月相比,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右旋分别减少了17.6°、6.13°、18.8°、5.60°、6.30°、3.60°。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右侧弯、右旋转两种运动状态下, P<0.05。术后6个月,实验组ROM值与术后1个月相比,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右旋分别减少了24.1°、12.3°22.6°、5.72°、19.7°、12.6°;对照组ROM值与术后1个月相比,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右旋分别减少了23.1°、14.0°、24.6°、9.00°19.8°、15.3°。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右旋转、左旋转两种运动状态下,P<0.05。结论:1.可生物降解PLGA腰椎横突间融合器六种运动状态的ROM值较低提示在融合过程中稳定性较好。2.可生物降解PLGA腰椎横突间融合器具有一定的支撑力学特性,有助于保持植骨材料与横突之间的相对稳定,更利于骨的融合。目的:探讨可生物降解腰椎横突间融合器在植入山羊体内后手术节段骨融合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将30只健康15±3kg波尔山羊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实验组在山羊腰4、5横突间隙放置填充有自体髂骨的PLGA可吸收腰椎横突间融合器;对照组在山羊腰4、5横突间隙植入同实验组大小相当的自体髂骨块作为对照。分别于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拍摄每只山羊腰椎手术节段的正侧位X线片和CT片。依据Baramki四度融合标准和McAfee PC-Zinreich SJ标准对标本手术节段的融合情况进行判断,以融合器或自体骨周围融合范围小于或等于Ⅱ°,符合2个或以上的McAfee PC-Zinreich SJ条件且同时融合器位置无明显移位者确认达到观察所需融合标准。结果:X线观察,术后1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无融合例数;术后3个月,实验组1例部分融合,对照组2例部分融合;术后6个月实验组3例发生融合,对照组4例发生融合。CT观察,术后1个月,实验组无融合病例,对照组1例发生部分融合;术后3个月,实验组1例部分融合,对照组2例部分融合;术后6个月,实验组4例发生融合,对照组5例发生融合。通过影像学观察,融合器在植入山羊体内后未发生移位及过快崩解,融合器组骨性融合速度较之对照组慢。结论:1、可生物降解PLGA腰椎横突间融合器在3-6月时出现的透亮“空隙”和“小岛”样结构是融合器降解和成骨融合的影像学特征。2、可生物降解PLGA腰椎横突间融合器对判断融合程度不会产生伪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