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后出现内固定手术失败的原因分析,对比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缺点,为临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通过回顾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2月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医白云分院、贵医乌当分院骨科股骨粗隆间骨折并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102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54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62.4岁,均为闭合性骨折。根据Tronzo-Evans骨折分型,Ⅰ型、Ⅱ型为稳定型骨折,共36例。Ⅲ型、Ⅳ型、Ⅴ型骨折为不稳定骨折,共66例;随访12-14个月,平均13.5月。结果:本组病例共102例,内固定失败病例6例(占5.88%),内固定钉松脱2例,髋内翻2例,加压钉穿出股骨头1例,钢板断裂1例;其中用DHS治疗不稳定骨折失败病例4例(占3.92%):内固定钉松脱2例,髋内翻1例,加压钉穿出股骨头1例。用ALP治疗不稳定骨折失败病例2例(占1.96%):髋内翻1例,钢板断裂1例。用PFNA治疗无失败病例。失败病例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跛行。失败原因为:1、骨折分型错误导致内固定物选择错误。2、手术操作不当,骨折复位差,内固定不牢靠。3、患者年龄高、骨质疏松程度重及过早的负重锻炼。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为常见病及多发病,病死率高,骨折分型,手术方式及内固定材料的选择,手术操作、术后功能锻炼等因素均对手术成败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