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延伸方式对全球品牌产品购买可能性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eduask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市场越来越趋于相似,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脱颖而出,获得更好的资源,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必须利用自己已经有的且被消费者所熟知的品牌进行延伸。品牌延伸战略是现在企业经常采用的一种推出新产品的手段,具体而言就是利用现有的一个知名品牌推出多个不同类别或档次的产品。现今社会,品牌延伸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着,成为了企业应对激烈竞争的主要方式之一。虽然国内外有关品牌延伸的研究已经较为丰硕,但是探索品牌延伸与消费者购买可能性之间关系的研究却不多,更不用说从“文化认同”这个社会心理学概念的角度去研究它了。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消费者不同的文化认同度会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到消费者对于一个全球品牌延伸产品的购买可能性,因此,对其进行细致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从“文化认同”这一心理学变量出发,在对现有品牌延伸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整理的基础上,将品牌延伸方式分为横向延伸与纵向延伸,并从这两个延伸方式中分别提取出了自变量——契合度和延伸距离,并引入了消费者文化认同这个调节变量,具体分为根文化认同和适应性文化认同,据此提出了新的理论模型并根据相关理论依据做出了研究假设。本文选取了两个国外全球品牌ZARA和UNIQLO(优衣库)进行对比研究,调查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和年轻上班族,在中国营销环境下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在正式调研前先进行了小规模的预调研,根据结果反馈修改了部分问项,接下来正式发放问卷,最后回收问卷并导出有效问卷数据用于统计分析。本研究主要进行了样本描述性分析、信度检验与效度分析、双变量相关性分析以及线性回归分析,在经过数据分析之后,得出了以下的结论:(1)契合度和文化认同都会对消费者的购买可能性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延伸距离则会反向影响消费者对延伸品的购买可能性;(2)文化认同在契合度与延伸距离对全球品牌延伸产品购买可能性的影响过程中起显著的调节作用。消费者的根文化认同度越高,延伸产品契合度越高、延伸距离越近,消费者对其的消费欲望就越强,购买可能性也就越大;消费者的适应性文化认同度越高,延伸产品的契合度越低、延伸距离越远,消费者对此延伸品的喜爱程度就越高,购买可能性也就越大。根据得出的研究结论,本文给品牌营销管理者提出了以下切实可行的营销建议:(1)对于高契合度、近距离延伸的品牌延伸,品牌营销管理者可以采用刺激消费者怀旧情绪的方式来激发消费者更高的根文化认同,使其对新产品产生消费兴趣并进行购买;(2)对于契合度低、延伸距离远的品牌延伸,根文化认同度高的消费者不会喜欢该延伸产品,也不会有购买意愿,品牌营销管理者此时应当积极刺激消费者的适应性文化认同,促使适应性文化认同度高的消费者对其感兴趣,愿意包容这个新产品并进行购买。本文最后对本次研究存在的局限和未来进一步研究的展望进行了阐述。
其他文献
从校本研究的内涵和校内专业评估的作用入手,分析成长型高校专业建设中校本研究的主要内容、途径和方法,并结合校内专业评估实际,提出以专业建设为核心进行校本研究,推动高校提高
转眼间2007年已经过去了,在岁末年初之际,许多杂志、军事网站都推出了各种排行榜。笔者也来凑一下热闹,特编制“2008世界轮式突击炮排行榜”。距离笔者第一次编制“世界突击
目前法国陆军装甲兵主要配备勒克莱尔主战坦克、AMX-10P履带式步兵战车、AMX-10RC轮式装甲侦察车和VAB轮式装甲输送车,其中陈旧的AMX-10P战车将于2005年退役,由VBCI轮式步兵
本文通过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式,利用气象,污染源等相关基础资料及实测数据,模拟一预测点位大气污染物SO2和NOx的浓度。
由余华小说《活着》改编而成的张艺谋的同名电影和原作具有很大的差异,两者除了在讲述福贵艰难活着这条故事的主要线索相似以外,在其他方面诸如故事情节、环境氛围,甚至人物
<正>1964年至1980年,在我国中西部的13个省、自治区(又称三线地区。一线地区包括沿海和边疆省区。介于一、三线地区之间的地带,就是二线地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主的大规模国
期刊
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企业更加注重成本最小化,如何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是当前企业竞争的关键.针对这一难题,依据总拥有成本理论,采用定量
新疆棉区多年来的施肥方式主要是施用化肥,而且用量越来越大,造成土壤板结、肥料利用率下降,棉花产量降低。本试验在棉花后期通过施入等量氮磷钾总养分化肥后,叶面喷施磷钾能
财政的困难不能只从财政角度去考察,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的下降与其说是财政困难的原因,到不如说是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恶化的表现。认真分析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企业改革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