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治世思想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_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教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它与作为社会构成部分的社会组织和各种社会力量具有相互作用、相互整合、相互融摄的关系和倾向,并力图对人的行为和思想世界产生约制和转化功能。正是在这种过程中,宗教显示出某种治世功能。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对中国古代社会有深刻影响,曾经是中国古代社会自我构建和维护其内部秩序的一大文化支柱。它不断地与中国传统政治意识形态相融摄相整合,形成一套颇具特色的治世思想体系:既继承了先秦道家的基本思想,又因应着不同朝代政治而整合、融摄了儒、法等家的治世思想。因此,在中国古代多种较为典型的治世思想模式中,它有着极为鲜明的特色。它主张为政者要贵柔不争、无为而治,即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百姓的直接政治压力,同时又主张百姓积德、与君臣合德共治,即有为且拥依朝廷。这样,它一方面约束了君权,给予民众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又维护了民众对君王、朝廷的拥依。这是一种充分发挥社会的自组织功能的社会控制模式,它处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中间,兼具“治”和“自治”的某种“中性”特征。在中国古代注重中央集权的治世思想和文化中,无疑是特色鲜明且宝贵的,即使对于现代社会,它也有着一定的鉴示意义。 本文即以道教的治世思想作为研究对象,用文本逻辑分析和历史史实阐述相结合的方法,以阐明道教治世思想的结构、功能、内核、主旨和思想基点等基本内容,并对其在历史上几次较为典型的治世实践范例加以论述,以期掘现出道教治世思想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治世价值。目的不仅是在文化上整理和发掘道教治世思想的优秀成分,同时还要探讨如何利用道教中丰富的合理的治世思想为现代社会服务。除《导论》部分外,全文分为《道教治世思想的形成及其结构》和《道教的治世思想及其历史透视》上、下两篇,共六章内容:第一章《中国传统治世模式的选择》,第二章《道教信仰的治世结构》,第三章《无为而治——道教的治世内核》,第四章《贵柔、不争——道教治世谋略》,第五章《“太平”——道教治世要旨》,第六章《贵生——道教治世的基点》。 道教是汉末社会治世张力紧张状态下的产物,从治世思想角度来看,它从一开始就整合了先秦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治世思想资源,特别是对儒、法、道、墨等各家治世思想进行了融摄,并加以超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世思想。 道教信仰以崇拜“道”为核心,具体内容又包括经书、鬼、神、仙、真的信
其他文献
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公安工作的必然选择。在公安工作中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当前,公安群众工作面临巨大的变化和挑战,通过宗旨教育、落实民生、加强执法、促进
根据明代资料的时段分布特点和可利用性,本论文将眼光放在16世纪的明代这一时间段内来讨论明代户部机构的运作问题。本论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主要讨论了明代户部机构的沿革
自从世界经济在上个世纪开始进入全球化阶段,越来越多的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背景的跨国公司开始在本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从事贸易与商务活动
综合利用熵值法和复合物元模型对我国2000-2009年国家高新区竞争力进行测算,基于四大经济板块深入揭示了国家高新区竞争力发展存在的空间动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国家高
当今,人类社会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其最大的特征就是高技术与资金的双向密集。高技术产业作为新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使得大力发展
目的: 近年来原发性失眠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有关负性生活事件刺激的心理因素所引起的失眠逐渐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并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相当数量的原发性失眠症
如果说西方经济学在近年来成为“显学”,那么新制度经济学则是“显学”中的“显学”。新制度经济学这个词是威廉姆森最早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区别旧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
经济全球化具有资本主义性质,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全球化的工具,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弊端决定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在经济全球
背景:心肌肌钙蛋白是心肌兴奋收缩耦联的主要调节蛋白,是肌肉舒缩的分子开关,因其具有高度的组织特异性及检测敏感性,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已被作为诊断心肌损伤首选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