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uffer的co-location空间分析理论应用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ao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核心和关键功能之一,它主要是从空间对象的空间联系、空间位置等方面研究空间信息,是对分析空间数据有关技术的统称。其中缓冲区分析是GIS中解决邻近度问题的空间分析工具,主要是用于研究中心目标和周围一定距离事物之间的关系,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空间分析方法,它可以把较为复杂的问题科学化、直观化,再用GIS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相对直观的结果,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而空间co-location模式分析是目前国际地理信息科学的前沿课题,它通过建立地理实体间的关联关系充分利用空间数据。为了使co-location的分析研究更具现实意义,本文将co-location模式分析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方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buffer的co-location空间分析理论,并将该理论应用在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研究中,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介绍了空间co-location模式的基本概念和规则,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co-location理论的研究成果并探讨了空间co-location模式的相关算法。  (2)阐述了buffer分析的理论基础,重点对buffer的半径选择依据、buffer生成算法和buffer与co-location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探索,提出了基于buffer的co-location空间分析理论,分别从点、线、面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探讨。  (3)在基于buffer的co-location空间分析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岩溶塌陷地质灾害为应用方向,以广西来宾市吉利村岩溶塌陷为例,建立了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数据库,运用该理论分别从点、线、面的角度对研究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部分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使该理论在实际数据上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确定岩溶塌陷的主要影响因子,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因子的权重,建立评价模型,对研究区进行岩溶塌陷易发性分区,将其分为极易发区、较易发区、一般区、较稳定区和稳定区,得到了岩溶塌陷易发性分区图,并对评价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本文将基于buffer的co-location空间分析理论应用于岩溶塌陷地质灾害中,为岩溶塌陷的研究提供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并应用该研究成果进行岩溶塌陷易发性分区,在一定程度上为岩溶塌陷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同时为当地经济发展布局和岩溶塌陷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各种环境与遗传因素以协同或序贯的方式引起DNA突变,该突变积累被认为与原癌基因的激活与抑癌基因的失活有关,同时凋亡调节基因与DNA修复基因的改变,从而引起表
本试验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洛夫林10、5389和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生理小种260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亲和组合(5389×260)接菌后五天以及不亲和组合(洛10×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