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牵引负荷启停频繁,其制动能量将引起牵引网过压、电力系统严重不平衡和能量损失等问题。本文将基于单相MMC变换器研究牵引负荷制动能量的回收、储存和再利用。MMC变换器具有扩容灵活、高压大功率等优点,其与储能元件相结合能根据需要吸收能量并再利用该部分能量。但传统MMC变换器内部包括环流,环流会增加MMC损耗和减小器件容量利用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无直流链路的单相MMC储能变换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牵引负荷启停频繁,其制动能量将引起牵引网过压、电力系统严重不平衡和能量损失等问题。本文将基于单相MMC变换器研究牵引负荷制动能量的回收、储存和再利用。MMC变换器具有扩容灵活、高压大功率等优点,其与储能元件相结合能根据需要吸收能量并再利用该部分能量。但传统MMC变换器内部包括环流,环流会增加MMC损耗和减小器件容量利用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无直流链路的单相MMC储能变换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了单相有直流链路MMC变换器数学模型,由于单相MMC变换器的环流在两相内完全相等,因此存在相与直流侧之间的环流,其中二倍频环流不仅会给变换器带来损耗,还会增大直流侧的二次纹波。本文提出并研究了一种单相MMC二倍频环流抑制策略,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和小功率平台验证其有效性。然后,在单相MMC变换器环流特性基础上,提出并研究了一种无直流链路的单相MMC储能变换器,该变换器在传统单相MMC变换器的基础上,取消了直流侧电容和两桥臂的连接,将储能元器件直接设计在子模块内,变换器不存在相间环流。并研究了无直流链路的单相MMC储能变换器的恒功率控制策略,可直接吸收能量并回馈至供电网再利用。另一方面,针对传统MMC排序算法当子模块数量增加时排序均压困难的问题,提出并研究了一种改进型子模块均压排序算法,该算法将子模块分成若干组,每次只需排序一组子模块,继而将排序结果应用于所有组,并让排序组与导通数量在各组件以一定周期循环。该方法显著减小了排序计算量,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最后,设计了无直流链路的单相16模块MMC储能小功率实验平台和实验方案,完成了基于Verilog HDL语言的FPGA芯片控制程序设计,实验验证了本文研究的变换器和控制策略在不同传输功率下变换器始终无相间环流、模块电压均衡、双向功率控制正常。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修建技术的提高,高速铁路网正通往地势更复杂,气候条件更恶劣的地区。成贵铁路被誉为“世界首条山地高速铁路”,项目的修建难点在于地处复杂艰险山区,受近断层地震、深切峡谷、强紫外线、大温差等复杂环境影响。桥梁结构在温度荷载的作用下会产生变形,从而导致轨道的跟随变形,引起轨道的附加不平顺,进而影响行车安全与舒适性。本文以成贵铁路沿线的西溪河大桥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温度作用下桥梁-轨道结构的变
随着高速铁路的规模化运营,无砟轨道伤损检测、病害修复逐渐成为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而明确无砟轨道各类病害形成机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在雨水丰富地区的双块式无砟轨道必然会受到水的长期溶蚀作用,使得道床板和支承层服役性能劣化,引起无砟轨道结构尤其是轨枕与道床板交界面等薄弱环节在列车荷载和温度荷载作用下物理力学特性发生改变。因此,探究水环境下双块式无砟轨道溶蚀损伤特性,明确无砟轨道材料劣化规律,分
以城市轨道交通噪声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轮轨噪声和桥梁二次结构噪声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噪声等值面的特性。发现噪声等值面上方的区域为轮轨噪声控制区,下方为桥梁二次结构噪声控制区域。考虑到桥梁二次结构噪声为低频噪声,传播距离远,透射力强衰减速率慢等特性,在实际工程中应使桥梁结构噪声的控制区域尽可能小,即降低噪声等值面的位置。为了研究相关特征,首先在有限元理论的基础之上,利用多体动力学实现了刚柔耦合的模型建立
目的:越来越多的肥胖人群接受减重手术(Bariatric surgery,BS)。在临床上,我们观察到部分减重手术后的病人早期出现肝酶异常升高现象,这提示短暂的肝脏损伤的发生,然而这种现象的原因尚不清楚。因此,我们探讨减重手术后早期肝酶异常升高的临床危险因素。此外,由于肠道菌群与人体肝脏有密切交流,构成肠-肝轴(Gut-liver axis)因此我们从肠道菌群的角度,探讨减重手术术后早期患者的肝脏
室内建筑受到激励产生的环境振动以及噪声污染对于正常的生产生活有较大影响,其中尤以底层建筑为甚。为抑制振动传递和进行噪声防治,研究人员首先需要对结构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计算。底层建筑可视为由弹性地基上的矩形板及其耦合结构组成,对于弹性地基上板结构的动力学行为研究为了简化计算多使用Kirchhoff薄板理论,但随着板厚增加,就不能忽略剪切变形及转动惯量的影响,需要建立更准确的计算模型。边界条件作为影响结
川藏铁路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构造运动活跃,隧道占比超过85%,其中多个隧道长度超过20km,最大埋深超过1000m,这些隧道大多处于高地应力环境中,故可能产生隧道围岩大变形,影响铁路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运营。本文以川藏铁路伯舒拉岭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分析隧址区钻孔实测地应力数据,得到了伯舒拉岭隧道区域地应力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岩性不同埋深下三向主应力的关系。基于实测地应力数据,建立了伯舒拉岭隧
2018年7月19日凌晨5点40分左右,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桃子乡玻璃村发生一起特大型滑坡地质灾害,滑坡损毁了乡道、桥梁、河道、林地等,估算直接经济损失3000万元。滑坡发生后,通过无人机航拍、现场调查和3D建模及资料查阅,总结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滑坡发育特征,结合其破坏特征,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分析滑坡形成机理。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玻璃村滑坡后缘高程2652m,前缘高程2342m,前后缘高差3
铁路信号系统是指一切利用技术手段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的系统。计算机联锁系统是通过联锁软件控制车站基础信号设备动作,确保列车在车站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铁路信号系统,在软件设计上,我国一般采用通用型联锁逻辑程序与站场唯一型联锁控制数据相结合的模式。联锁控制数据是指所有被联锁逻辑程序调用的静态数据文件,主要由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决定,是影响计算机联锁系统在实际铁路车站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联锁控制数据
随着我国交通的路线网不断扩展,高速铁路建设逐渐延伸至西南山区。该地区河流众多,地质环境极其复杂,因强降雨或堰塞湖溃决所引起的山洪时有发生。为了保障已有线路的安全运营,本文以两跨不等墩高的32.6m高速铁路简支梁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分析了在基础无冲刷环境下,桥梁下部结构周围流场分布情况和流水压力荷载。考虑到高速铁路桥梁在服役多年以后,基础会形成一定深度的冲刷坑,进一步揭示了山洪流速、高度和基础冲刷深
目的:胶质瘤,尤其是高级别胶质瘤,恶性程度高,患者预后差。尽管现有的治疗方法已经提高了胶质瘤患者的生存率,但是其复发率和死亡率的控制仍然不理想。目前关于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仍然知之甚少。我们先前曾报道,来自胶质瘤患者的肿瘤标本中凝血酶敏感蛋白2(Thrombospondin-2,TSP2)的表达上调,促进了兴奋性突触的形成,并可能促进胶质瘤瘤周皮层的过度兴奋。然而,关于TSP2对胶质瘤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