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视野下的抗日叙事研究:以当代中朝韩抗日主题书写为中心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aixiao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日本对中国和朝鲜半岛的侵略是中朝韩三国人民的共有记忆,长久的艰苦奋战、受尽压迫的痛苦、社会的动荡不安都让抗战的历史刻骨铭心。而在浴血奋战过程中,整个民族奋起反抗的面貌、无数英雄烈士不畏牺牲的抗战故事,展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操,成为了最振奋民族心和爱国心的宝贵精神财富。于是记录呈现这段可歌可泣历史的文学主题应运而生,抗日叙事成为了中朝韩共有的、且重要的文学主题。随着历史的前进和时间的推移,战争中的残忍、迷惘、恐惧、伤痛也伴随这段民族成长的记忆一同浮现。抗日叙事的面貌也随之愈加丰富和饱满。对当代中朝韩抗日叙事的比较研究,不仅是丰富完善整个东亚抗日叙事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也对深化抗日叙事的历史精神,加强在抗日战争认识问题上的互补互识具有重要意义。
  纵观中朝韩当代抗日叙事的总体情况,在不断发展中交叉形成了相同的抗日叙事主题,其不仅呈现出具体的书写特征,也反映了深刻的时代性和政治社会性。中朝共有的全民抗日和领袖抗日主题、革命成长主题是两国抗日叙事中具有鲜明政治性和时代性的部分,中朝韩所共有的英雄抗日、抗日伤痛、理念指向主题有着不同的书写特征,并在发展中不断出现新变化。而社会政治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中韩历史复原主题不断涌现,丰富了抗日叙事的面貌,更鲜明地反映了抗日叙事主题与时代的深刻联系。围绕以上主题,并结合具体文本的分析,本文以西方叙事学后经典派侧重的对文本与历史语境的交互作用为主要视域开展比较文学平行研究,开展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两个层面上的比较研究,在宏观把握层面以探讨共性和特性为主,并以社会历史批评的视角探究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政治等原因。在微观分析上,运用主题学、文学治疗学、文学心理学等相关的理论结合文本细读的方法比较具体作品的异同之处。
  中国和朝鲜在领袖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语境下,形成了全民抗日与领袖抗日两大重要主题,又在长期的积累中形成了各侧重一方的特点,并分别通过构筑“全民”与“领袖”的形象凸显这两大相对的主题。这种具有鲜明比照性的特点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政治、文化原因。而在这种语境下,形成了中朝抗日叙事主题相较于韩国的另一大特征鲜明的主题,革命成长主题。最具代表性的是母亲与儿童的革命成长。这一主题的书写具有典型的范式化特征,最大化地凸显了中朝抗日文学的特色和抗日战争的意义,却也模糊了成长本位主题的概念和内涵。同时,这种政治文化语境影响下形成了中朝韩对英雄抗日主题的不同书写特征。中国所强调的以人民利益为上的集体英雄主义在后期的发展中并不否定个人英雄主义的存在;韩国凸显民族主义的个人英雄主义并不与集体英雄主义相对立;而朝鲜的集体英雄主义以对领袖的忠诚为最高标准。在这种英雄理念的影响下,中国与韩国抗日英雄叙事在本质上都书写了“义”之意,与朝鲜抗日英雄叙事中突出“忠”的泛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朝鲜的抗日英雄都成为了“忠臣”式英雄。于是,朝鲜的抗日叙事主题基本上围绕了“领袖-忠臣”这一范式展开,形成了具有朝鲜特色的抗日叙事结构。
  中朝韩之间鲜明的意识形态差异直接导致了抗日叙事中理念指向主题的不同呈现,在复杂的抗战背景下,在作者个人经历与创作视角以及创作语境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强烈的理念指向性和理念的差异性,并直接影响了具体作品的叙事结构。
  随着抗日叙事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政治语境的改变,抗日伤痛与历史复原成为了新世纪抗日叙事的主流主题。以“慰安妇”及历史惨案为题材的抗日叙事的不断出现,与外交政治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中韩在面对抗日伤痛问题上的新视角和新姿态,完全不用于以往围绕阶级伤痛和反战叙事的书写。而历史复原主题作品的不断出现,展现了国家政治话语的包容度和开放度,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事实的反思和发展性的历史意识,在国家和民间两个层面不断丰富抗日叙事的内涵。
  通过比较和梳理可以看出,朝鲜抗日叙事以“领袖-忠臣”的形态凸显出独具朝鲜特色的抗日叙事特征,其主题也集中于呈现领袖形象和“忠臣”式英雄的一片丹心,具有体系化、划一式,集中展现,形式庞大的特征,在主题的深入性和丰富性上有所缺失。韩国的抗日叙事整体上呈现出凸显民族主体性和历史叙事性,也带有明显的市场化、大众化文化性特征。中国的抗日叙事发生了鲜明的变化,从以阶级为纲的抗日叙事到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日叙事、南京大屠杀叙事、“慰安妇”叙事等,显现出视角的多元化发展和主题的多样性变化。抗日叙事主题的不断变化发展始终反映了其不可忽略的时代性,必须在深刻的社会政治环境中予以考察。
  本论文只是从宏观比较视域上对当代中朝韩抗日叙事进行比较研究的一次尝试,以期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白,并希望可以为抗日叙事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文中一定存在着欠缺深度等不足,希望今后可以继续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拓展其深度和广度。
其他文献
王西彦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于文坛的作家,也是乡土文学代表人物之一,对抗战时期的东南文艺运动贡献了高质量的文学作品。作为一名现实主义作家,他从人生经历中汲取营养,坚持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坚持从人性的视点、启蒙主义立场审视笔下的人物,表现农民命运和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在战争的苦难中发掘人性的力量,形成独特的美学风格。本文以王西彦抗战时期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从“人性视域下的农民苦难”、“知
学位
酒文化是指在生产、销售、饮用这一系列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文人与酒密不可分。通过文字记载可知曹雪芹生性放达好饮,性格傲岸、不随流俗,颇有魏晋风度。  《红楼梦》中的酒事描写深厉浅揭,是为了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情节叙事的发展而服务的。在《红楼梦》的创作中,曹雪芹借酒描摹了社会各阶层各色人物的饮酒风貌,及其体现出来的人物情感表达。史湘云好饮酒,酒后作诗才思敏捷,豪爽大气、浑
方玉润的《诗经原始》成于晚年,此前他有数十年诗歌创作与理论探讨实践。前期的诗学理论为方玉润的《诗经》学思想奠定文学基础,他解读《诗经》非常强调其文学性,因此方玉润的诗学理论既包括普遍意义上的诗学,也包括《诗经》学。  方玉润的诗学理论属于儒家诗学范畴,他以“诗言志”为“纲”统领明清性灵、格调、神韵等多种诗学理论主张,以“思无邪”为“脉”来承续历代诗学“性情”论。二者横、纵互为辅翼,共同构成方玉润诗
学位
《湖海楼丛书》由陈春刊刻,至嘉庆二十四年(1819)刊成,共收书13种。丛书在选目上偏重不甚著名的子书和考订类书籍,在典籍保存方面功不可没。目前,关于《湖海楼丛书》还没有系统性的研究,本文力图依据现有丛书刻本、《申报》刊登的丛书发售广告等材料,探讨丛书的刊刻经过、陈春之交游对其刻书的影响及底本考。  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分为三章。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缘起及一些现有的研究成果。  第一章为陈春其
学位
李渔作为明末清初著名文人,有着独特的女性观念。本文以李渔的女性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李渔作品所描写的女性形象的阐释,并参照李渔杂著中所展示的女性观念,来动态考察李渔女性观变化的过程及特征。同时,结合李渔所处的时代背景、所接受的各种思想影响特别是家学观念来探究李渔女性观形成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李渔女性观对其创作产生的影响以及李渔女性观的价值与地位问题。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结合李渔的生平梳
学位
《啸园丛书》是晚清人葛元煦编刻的一部丛书,共收录59种书籍。内容庞杂,收录经史、题跋画谱、金石篆刻、名人家训、词韵戏曲、医书、治狱断案之书以及记录奇闻异事、风土人情的杂记等。本文根据《啸园丛书》的书内材料、盛宣怀档案与《申报》中的相关材料,考察葛元煦的生平,丛书的刊刻缘起、经过,丛书的底本,啸园书局的运作等。  除了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葛元煦生平情况”,主要考察葛元煦的家族、他
学位
关于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研究由来已久,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实验仪器被应用到语音的听感、声学,乃至生理研究当中,本文使用的发音空气动力学系统就是研究气流气压的一种生理仪器。气流和气压在人的整个发音过程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对发音过程中的气流气压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汉语普通话中各元、辅音的发音特征,并从气流和气压等参数角度来对各元、辅音进行区分。本文运用发音空气动力学系统(PAS6600
学位
语音的空气动力学过程影响了语音产生的所有声学表现。本研究使用PAS6600采集语音相关气流气压数据,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得到如下结果和结论:1)气流气压曲线:塞音、塞擦音闭合开始时由于软腭动作引起鼻腔空气波动,会出现小的气流峰。塞音和塞擦音的送气音气流峰值远大于不送气音。阻碍较强的擦音气流会出现双峰模式。塞音气压下降较快,塞擦音气压下降比塞音慢,送气塞擦音气压表现与擦音更相似。通音和元音的气流气
学位
宗教哲学的时间与永恒理论认为,万事万物都处在不停的变化洪流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死亡是变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永恒是理想的、完美的境界,超越了变化与死亡。不朽的生命则是永恒境界的一种特殊形式。  本文以上述理论为视角,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时间与变化、死亡、永恒、不朽等主题诗歌进行了阐释解读,认为莎士比亚运用多种文学手法,诗意地演绎了上述主题。其中,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结局和柏拉图式的“练习死亡”的
学位
随着越来越多的非洲留学生进入中国高校,他们的适应状况和适应特点值得关注。本文通过2深入访谈、3参与式观察和1相对应的调查问卷对某高校非洲留学生进行深入研究。研究从非洲留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了解了非洲留学生在华的学习、生活、心理状况;分析了影响非洲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因素;非洲学生人际交往形式和特点。研究结果主要表现在:非洲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障碍主要在几个方面: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想家、歧视和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