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中国企业纷纷走向国际谋求发展。然而自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际经营环境更加动荡,中国国际化的企业在经营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篇论文主要研究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影响。通过对2003-2016年A股上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与之前的简要对比,本文发现,后金融危机时代,适度的股权集中度能够促进上市公司国际化经营,两者呈倒U型分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中国企业纷纷走向国际谋求发展。然而自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际经营环境更加动荡,中国国际化的企业在经营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篇论文主要研究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影响。通过对2003-2016年A股上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与之前的简要对比,本文发现,后金融危机时代,适度的股权集中度能够促进上市公司国际化经营,两者呈倒U型分布,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度与国际化经营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且与之前相比正相关性更高,内部人控制度与国际化经营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且与之前相比负相关性更高。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对优化股权结构、规范股权结构变化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为上市公司提供借鉴,在“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国际经济的整体回暖的良机下,制定更合理的股权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①,更好地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
其他文献
股权质押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由于其成本低、灵活简便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上市公司大股东的欢迎。但是股权质押融资后,会出现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相分离的现象,大股东可能产生掏空上市公司的动机,使得上市公司营业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下降,甚至无法按时偿还到期债务,从而给质押人和质权人双方带来巨大的风险,也危害了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本文通过研究洲际油气大股东股权质押融资后公司的业绩表现,分析在此过程中
本文选取了2014-2016年3年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确保稳定性原则,在界定母公司业务主导模式时以祝继高、王钰和张新民撰写的《母公司经营模式、合并—母公司报表盈余信息与决策有用性》作为参考,并将万得和国泰安数据库作为上市公司债券发行的主要数据源,从中分析上市公司母公司的业务主导模式在债券发行中产生的相关影响。经研究,对上市公司而言,当母公司经营为业务主导模式时注重发行债券,当母公司投资为业务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企业投资非效率有治理作用,而盈余管理行为则会扭曲会计信息。本文基于此,研究盈余管理行为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将投资效率的衡量划分为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入手研究其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不仅能够进一步丰富盈余管理经济后果的研究内容,也对公司投资非效率的治理提供了更多的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2011-2014年来自
地方官员作为地方的主政者,中央政策的落实和实施者,从微观上来说,会影响企业的环境保护行为,从宏观上讲,也肩负着治理整个辖区内生态环境的重任,而年龄、教育背景、社会背景和任职背景等官员质量特征,无疑会对其执政行为有所影响。民营企业,一方面基于自身的利益考量,对于环境保护成本的处理会有不同的选择,另一方面其排污行为也受到地方政府、官员和环境政策的制约。因此,对官员质量特征和民营经济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寻
国资委宣布于2010年1月1日起,在中央企业中正式推行EVA(经济增加值)指标考核制度,与原有的净资产收益率并行使用对企业进行业绩评价。EVA在国外的施行的效果已经得到了实际的肯定,此次国资委推行EVA考核制度旨在通过全部资本成本的扣除引导中央企业规范其投资行为,并通过非经常收益的扣除促进企业集中生产力发展主业,并通过鼓励研发支出促使企业注重战略投资,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成
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进行股权质押的次数与规模逐年暴增,股权质押因其操作简单、流动性强、易变现等特点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备受青睐的融资方式。上市公司大股东在股权质押后,一般会面临质权人的监督与股价波动两方面的压力,为了避免股价下跌可能引发的补提担保甚至是被平仓而丧失股权的风险,上市公司大股东就很有可能采取盈余管理以维持或提升股价。因此对大股东股权质押与盈余管理展开研究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选
互联网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进入中国以来,经过近30年的演变,毋庸置疑地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中国互联网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并购事件大幅增加,通过并购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实力,提升技术开发能力以适应激烈的竞争,还可以借助于并购整合双方的资源快速抢占市场,从而促进企业的跨越式发展。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行业出现的并购案例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互联网企业的并购事件及其影响因素。
发行股票和债券是公司外部直接融资的两个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建设不断深化,公司债券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债券融资已逐渐成为重要融资手段之一。除系统性风险外,债券融资成本主要受到信用风险的影响。由于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信用风险不能得到充分揭示,使得投资者对债券投资要求更高的风险溢价,导致发行人必须承担额外融资成本。要克服这一障碍,重要办法之一就是引入信用评级制度。信用评级是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