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断发生和发展的当代艺术界,欢笑和享乐成了绘画语言的脸谱,太多的人和艺术观念被多次炒冷饭,在没有厚重历史存在感的背景中单薄的行走着,找到一种仅存的个人情绪表达观念,已经充满质疑,在这种质疑声中,基弗的创作研究显得尤为具有价值和意义,我们无法突破自我的小框架和小情绪进行创作气势磅礴的作品,那我们就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画面语言,也就无法将自己的作品置身于大时代背景中产生较为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安塞姆·基弗的创作语言以废墟贯穿,获致一条接通自然母体的隐秘路径。他的艺术创作在一种宇宙维度下深刻挖掘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事物宏观与微观状态下对艺术的创作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从干枯的蕨类植物标标本中的构造与物质行进中自我瓦解的精神性与时间结构的偶然性,将艺术的灵感来源上升到大自然中,将外界的物质解除外衣使之神秘化与宇宙化,将历史、哲学和文学的相互融合,大胆的运用物质媒介的综合材料,使得基弗的艺术已经不再是一个国家的艺术,他的艺术已经跨越民族、国籍上升到世界宇宙的范畴。废墟这一特有的符号语言在基弗的艺术创作中,不同于其他的绘画语言而独立存在,研究废墟这一图像语言及其背后的创作意图和手法表现,同时牵引出中国国内的文革时期之后的工业化没落的废墟这一心灵的废墟语言,强调一个艺术家在漫漫创作之路上的心路历程和社会大背景下有形无形的影响作用,是研究艺术家艺术创作来源的必要途径,是当代青年艺术家学习的知识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