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初期,由于资本市场早期体量受限、上市额度和融资规模设置严格,很多企业选择了分离企业内部的高质量资产优先进行打包上市。然而在后续发展中,分拆上市引起的频繁的关联交易、同业竞争造成的企业资源内耗等问题逐步显现。随之整体上市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在政策和市场的推动下成为企业进驻资本市场的方式。当前,整体上市往往与国企改革联系密切,出台的多项政策鼓励企业在集团层面加大改革的力度,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因此整体上市对于我国的国有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整体上市的模式、动因、绩效以及通过反向收购实现母公司整体上市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后,首先对国有企业整体上市的模式选择和行业分布情况进行整理,然后选取华光股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反向收购国联环保并实现国联环保整体上市之后的短期市场反应、传统财务指标以及净资产EVA率的变化来分析此次事件前后的财务变动趋势,最后分别从海外市场的扩张、战略目标的实现和研发技术的提升三方面分析了非财务指标影响。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从短期市场效应来看,在华光股份公布此次预案后,累计超额收益率有所提升,得到了正向效应;其次在分析传统财务指标时发现,在华光股份反向收购实现国联环保整体上市之后,华光股份的成长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均获得了提高,而偿债能力的绩效表现较为平稳,在后续的发展中还需要提高。通过对净资产EVA率的计算可以发现,华光股份在反向收购之后确实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益。最后从非财务绩效指标来看,其海外订单市场逐步扩大;推动华光股份转型的战略目标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在研发技术方面,华光股份的研发队伍逐渐扩大,专利数量有所增加,研发技术能力有所增强。总体来说,华光股份反向收购实现国联环保整体上市之后的绩效表现较好。论文最后总结了本案例对其他企业的三个启示,一是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上市模式;二是制定合理的上市方案;三是注重整体上市后长期绩效的发展状况。期望能为国企改革背景下其他准备整体上市的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