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白藜芦醇对老年肥胖大鼠PPARγ及血脂的影响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qiq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运动与白藜芦醇对老年肥胖大鼠内脏脂肪组织PPARγmRNA表达、PPARγ蛋白表达和血浆PPARγ浓度以及血脂的影响。  方法:  采用雄性SD大鼠建立老年肥胖大鼠模型,选取肥胖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分别为肥胖对照组(CO)、单纯补充白藜芦醇组(RO)、低强度运动组(LO)、低强度运动结合白藜芦醇组(LRO),中强度运动组(MO)、中强度动结合白藜芦醇组(MRO);另有一组自然生长的老年大鼠为空白对照组(C)6只。运动与白藜芦醇干预方式:大鼠跑台坡度为0°,运动速度为12m/min×15min和15m/min×15min,运动时间60min,分4组,组间休息5min,白藜芦醇52.5mg/(kg·d)灌胃,每周干预5次,持续8周。8周后,采用qRT-PCR、Western Blot和ELISA技术,测内脏脂肪组织PPARγmRNA的表达和蛋白表达及血浆PPARγ浓度,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血脂。  结果:  1.运动与白藜芦醇对大鼠内脏脂肪组织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  老年肥胖大鼠的内脏脂肪组织PPARγmRNA的表达升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单纯运动能降低其表达,低强度运动影响明显(P<0.05);单纯补充白藜芦醇和运动结合白藜芦醇能使其表达增强,但效果不显著(P>0.05)。  2.运动与白藜芦醇对大鼠内脏脂肪组织PPARγ蛋白表达的影响  老年肥胖大鼠的内脏脂肪组织PPARγ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单纯运动能降低其表达(P<0.05,P<0.01),受运动强度影响较小;单纯补充白藜芦醇使其表达升高(P<0.05);运动结合白藜芦醇能升高其蛋白表达(P<0.05,P<0.01),受运动强度影响较小。  3.运动与白藜芦醇对大鼠血浆PPARγ浓度的影响  老年肥胖大鼠的血浆PPARγ浓度有轻微升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单纯运动升高其浓度,但无显著差异(P>0.05);单纯补充白藜芦醇降低其浓度,但无显著差异(P>0.05);运动结合白藜芦醇对其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  4.运动与白藜芦醇对大鼠血脂的影响  老年肥胖大鼠TC和 TG明显升高(P<0.05,P<0.01),单纯运动能降低其浓度(P<0.05),受运动强度影响较小;单纯补充白藜芦醇和运动结合白藜芦醇均能降低其浓度(P<0.05,P<0.01)。  老年肥胖大鼠LDL-c明显升高(P<0.05),单纯运动能降低其浓度(P<0.05),受运动强度影响较小;单纯补充白藜芦醇能降低其浓度(P<0.05);运动结合白藜芦醇能降低其浓度(P<0.05,P<0.01);运动与白藜芦醇在降低LDL-c时表现出协同作用。  老年肥胖大鼠的HDL-c无明显变化,单纯运动和单纯补充白藜芦醇均能升高其浓度,但无显著差异(P>0.05);运动结合白藜芦醇无明显影响。  结论:  老年肥胖大鼠的内脏脂肪组织PPARγmRNA的表达和蛋白表达升高、血浆浓度无明显改变;运动降低其表达,白藜芦醇升高其表达,但对其血浆浓度无明显影响;运动与白藜芦醇对老年肥胖大鼠PPARγ的作用无明显协同性。老年肥胖大鼠TC、TG和LDL-c明显升高,HDL-c无明显变化;运动与白藜芦醇均降低TC、 TG和LDL-c,HDL-c升高不明显;运动与白藜芦醇在降低LDL-c时表现出协同作用。
其他文献
寄宿制是发展民族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前在国家西部“两基”攻坚计划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是以甘加乡寄宿制小学为个案,采用行动研究的模式,以该寄宿制小学学生宿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湖南省长沙市五所高校的啦啦操队员和教练员,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利用以上的调查方法,本文发现长沙市很多的大学啦啦操运
该文运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认为21世纪军队院校思想政治建设模式包含有环境体系、目标体系、理念体系、组织体系、教育体系共五大子体系,五大体系之间通过一定的逻辑关系形成
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疾病有很多,智齿冠周炎(简称冠周炎)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一种在特定年龄群(18~25岁的年轻人)高发的常见的口腔疾病。有关智齿冠周炎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的
课外体育活动是提高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有力途径,同时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拓展,是高校体育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一方面,课外体育活动能够保证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