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双眼外直肌后徙联合下斜肌断腱术矫正集合不足型外斜视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诊断集合不足型外斜视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患者随访至少6个月,并进行临床资料整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4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视力、屈光状态、眼球运动、6m及33cm斜视度、同视机Ⅰ、Ⅱ、Ⅲ级功能以及动态立体视检查,观察患者术后的眼位情况、残余斜视度数以及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44例外斜视患者术后1-3天正位率88.6%,术后6个月正位率77.2%,分别比较术前与术后近期和远期的看近、看远斜视度,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10,t=-28.764,t=-21.815,t=-19.114,P=0.000,P=0.000,P=0.000,P=0.000,P<0.05)。术后6个月同时机Ⅰ、Ⅱ、Ⅲ功能及动态立体视人数较术前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636, χ2=15.006,χ2=20.230,χ2=2.928,P=0.000, P=0.000,P=0.000,P=0.003,P<0.05)。其中术前10例具有融合功能的患者,术前融合集合范围平均为9.9°(SD=1.73),术后融合集合范围平均为18.80(SD=4.96),术前、术后融合集合范围比较有显著差异,且术后融合范围较术前扩大(t=5.417,P=0.000,P<0.05)。手术年龄与远期眼位正位率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0,P>0.05)。4-11岁年龄段患者立体视恢复明显优于12~29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8,P=0.037,P<0.05)。结论:双眼外直肌后徙联合下斜肌断腱术可以有效矫正集合不足型外斜视,斜视矫正术后患者的融合功能及立体视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年龄是影响术后重建和恢复双眼视功能的重要因素,越早手术治疗,术后远期恢复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