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古代文人雅士习得知识的主要形式,也是当今语文教育教学的精髓所在。其之所以在漫长的教育发展历史中备青睐,是因为它是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汲取知识,提升人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与人文素养共同增长的重要途径。另外,随着语文教学理论与审美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朗读也被认为是丰富学生语文美感体验、提升审美情趣、形成自我审美意识的重要舞台。故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朗读的美育价值,让学生的审美素养在无形之中得以提升。本研究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部分。论述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含义、审美特征、审美表现及审美价值追求;第二部分是实践部分,主要阐释了当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审美缺失问题及运用朗读教学实现审美教育的实践策略。论文具体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研究的三个选题缘由;其次阐述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再次对已有的语文朗读教学、审美教育及相关理论的研究进行梳理与分析;最后阐释了本研究的审美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概念;其次阐释了其三个审美表现,即易于表现韵律美,打造意境美与呈现风格美;接着阐述了小学语文朗读的审美特征,即情感化、创造化与个性化;最后详尽概述了语文朗读教学的价值追求。第二部分:首先基于观察法与案例分析法对当前小学朗读教学展开分析,并归纳总结出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审美缺失;最后,笔者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三部分:笔者根据现今小学语文朗读的现状及问题归因,阐释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审美意蕴实现的前提条件。第四部分:笔者从审美视角下出发,结合优秀朗读教学案例,探讨小学语文审美化朗读教学的策略,即明确朗读目标、注重朗读形式变化及焕发朗读技巧活力等;最后,根据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不同文体进行教学案例展示,并进行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