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羰基烯基膦亚胺的串联反应合成杂环的新方法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rgdgd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采用简单易得的烯基叠氮酮作为基本原料,结合Staudinger反应和aza-Wittig反应合成了七个系列90个新型含氮杂环分子。以环丙酰菌胺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36个3-氧代-N-(1-芳基乙基)丁酰胺及3-羟基-N-(1-芳基乙基)丁酰胺及其烷基取代的衍生物。关键中间体和所有的目标化合物都经过了1HNMR、13CNMR、EI-MS和元素分析表征,对其中五个化合物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进一步确认了五个类型的目标化合物结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就最近几年来烯基叠氮酮在杂环合成中的应用、1,4-苯并二氮杂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2,4,5-三取代噁唑的合成方法以及aza-Wittig反应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2.以环丙酰菌胺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3-氧代-N-(1-芳基乙基)丁酰胺及3-羟基-N-(1-芳基乙基)丁酰胺及其烷基取代的衍生物,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了SD酶活性测试,对活性好的化合物进行了计算模拟对接实验。3.运用连续的Staudinger/aza-Wittig反应/异构化反应通过温度控制选择性合成了1,2,4-三嗪吲唑12和1,4-苯并二氮杂(?)衍生物14,反应操作简便,无需分离中间体,“一锅”即可完成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对常规的Staudinger反应条件进行了拓展,利用温度控制实现了反应的化学选择性。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研究了波谱性质,利用溶剂挥发法分别培养了12i和14j的单晶,用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4.研究了α-羰基烯基膦亚胺与酰氯的反应性质,该反应没有生成预期的酰胺,而是进-步关环生成了2,4,5-三取代噁唑甲醇衍生物17,并提出了反应可能经过串联的aza-Wittig/迈克尔/异构化反应机理,对17n用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5.研究了α-羰基烯基膦亚胺与CS2的反应,得到的异硫氰酸酯和亲核试剂伯胺和仲胺发生分子内的亲核加成环化得到咪唑-2(3H)-硫酮23和噻唑甲醇衍生物25。探讨了反应的成环条件,研究了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的波谱性质,利用溶剂挥发法培养了25b的单晶,用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6.研究了烯基叠氮酮还原酯化反应,并通过膦亚胺与酯羰基的分子内aza-Wittig反应顺利得到了2,4,5三取代的噁唑化合物32,为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有效的新方法。利用“参比法”测试了部分噁唑化合物的荧光性质,并求得这些化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总结了取代基对噁唑荧光性质的影响规律。7.应用连续的aza-Wittig/Ugi/aza-Wittig反应合成了4,5-二氢-3H-苯并[1,4]二氮杂(?)类化合物35,对α-烯基席夫碱参与的Ugi反应规律作了初步探讨,表明空间位阻效应对反应影响很大。利用溶剂挥发法培养了35a的单晶,用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
其他文献
电子政务在国际、国内都谈了很多年.中国的起步非常快,经验也很丰富.我们做出了一些非常成功的案例.相对国外来说,我们开始得比较晚,但还是有一些比较好的措施.
美味猕猴桃为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1].猕猴桃全株均可药用,中医认为其果性寒,味酸、甘,能调理中气、生津润燥、解热除烦、通淋,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呕吐、烧烫伤;
目的: 探讨黄连解毒汤对老年性痴呆(AD)的治疗作用及对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以β-淀粉蛋白(Aβ)注射形成AD大鼠模型,以水迷宫实验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测试;以ELISA法测定细
水辅助注塑(WAIM)技术可高效地成型形状复杂的中空或部分中空聚合物制品。由于WAIM工艺的复杂性,在其发展近期主要集中研究设备和工艺参数的优化,而对WAIM制品形态和结构演变机理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是中国人民银行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提供银行间外汇交易、人民币同业拆借、债券交易系统并组织市场交易;办理
无数IT企业今日的纵横捭阖,无不以昨天的踏实苦干为基础。他们的发展轨迹也在不断地向我们验证着这样一个道理:只有专业,才能优秀;因为专业,所以优秀!
期刊
茵栀黄提取物是由茵陈、栀子和大黄提取精制而成,是治疗黄疸性肝炎有效药物的原料药.其使用了D-101型大孔树脂进行分离纯化,由于D-101型大孔树脂中可能带来苯、甲苯、对二甲
龙菊平肝通脉胶囊由地龙、菊花、枸杞子、夏枯草、钩藤、葛根、决明子、杜仲组成.具有平肝潜阳,活血通络的功能.
介绍了2O’ZELR型电力机车车体的主要技术和结构特点,主要对车体结构、牵引缓冲装置、司机室及车内生活设施的设计进行了设计阐述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