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南方的一种高发肿瘤,具有易浸润性和高转移性的特点,常早期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据统计,有45%~50%的患者是以颈部肿块为首发症状。因此,研究鼻咽癌的生长、转移机制对我国鼻咽癌的防治将具有重要意义。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inducer, EMMPRIN)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一个成员,在许多肿瘤高表达,它可通过上调透明质酸的产量来促进肿瘤的生长,通过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产生来促进肿瘤血管的增生,也能通过刺激间质细胞及肿瘤细胞本身产生多种基质金属蛋白酶来降解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从而促进肿瘤的浸润、转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 VEGF-C)是第一个被发现的促进淋巴管生长的因子,参与多种肿瘤的淋巴管增生和淋巴道转移,而其在鼻咽癌的研究较少,有报道表明VEGF-C的表达与鼻咽癌细胞的增生和转移成正相关。总之,EMMPRIN和VEGF-C高表达是许多肿瘤的恶性表型,它们能够促进肿瘤的生长、肿瘤血管和淋巴管增生及肿瘤的浸润转移,而这些作用都可能呈现在鼻咽癌演进过程中。本实验通过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图像分析等技术对EMMPRIN、VEGF-C及相关指标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探讨它们在鼻咽癌生长、血管生成及颈部淋巴结转移过程中的作用,为鼻咽癌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收集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及汕头市中心医院1996~2005年间进行鼻咽部和/或颈部淋巴结活检的组织标本,经临床病理诊断,将标本分成三组:30例鼻咽粘膜慢性炎症(Chronic nasopharyngitis, CN),71例鼻咽癌原发灶(Primary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NPC),36例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Metastati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M-NPC)。在鼻咽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有34对来自同一病人(从2868例鼻咽癌病例中筛选而来),即配对组鼻咽癌原发灶(Paired primary nasopharyngealcarcinoma,PP-NPC)和配对组鼻咽癌转移灶(Paired metastati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PM-NPC)。2 HE染色作有丝分裂指数计数。3图像分析法对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素染色,利用Leica Qwin standard Y2.8图象分析系统对标本细胞核进行形态定量。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 Labelled Peroxidase System(ELPS)二步法检测石蜡组织切片中EMMPRIN、MMP-3、VEGF、VEGF-C、CD34及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5原位杂交从免疫组化剩余标本中选取组织结构完整的标本47例,其中包括P-NPC 31例、M-NPC 16例,检测组织切片中EMMPRIN mRNA的表达情况,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1有丝分裂指数计数鼻咽慢性炎症、鼻咽癌原发灶及鼻咽癌转移灶中有丝分裂指数(Mitotic index,MI)分别为0.26±0.44,3.00±1.66,4.70±2.53,各组间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同一病人鼻咽癌原发灶与转移灶MI分别为2.27±1.01,4.65±2.68,差异亦具有高度显著性(P<0.001)。2形态定量结果与鼻咽慢性炎症比较,鼻咽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癌细胞细胞核的面积、周长、长轴、短轴均显著增加(P<0.01),但圆度无差别。但鼻咽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之间、配对组鼻咽癌原发灶与转移灶之间细胞核形态无差别。3免疫组化结果EMMPRIN蛋白阳性产物主要表达于癌细胞和部分上皮细胞的胞浆或胞膜,呈棕黄色颗粒状。EMMPRIN在NPC中总体阳性率为67.29%,明显高于CN的阳性率30.00%(P<0.001)。EMMPRIN在CN、P-NPC和M-NPC中的表达逐步增高,P-NPC和M-NPC阳性率显著高于CN组(P<0.01),M-NPC阳性率80.56%显著高于P-NPC60.56%(P=0.037)。另外,配对比较PP-NPC与PM-NPC,差异亦具显著性(P=0.012)。MMP-3的阳性信号主要位于癌细胞和部分上皮细胞的胞浆,个别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胞浆亦呈阳性。MMP-3在P-NPC和M-NP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5.21%、44.44%,明显高于CN13.33%(P=0.026和0.005),但在P-NPC和M-NPC中的表达无差异,PP-NPC和PM-NPC之间亦无差异。PCNA阳性产物位于癌细胞和部分上皮细胞的胞核,呈棕褐色。PCNA在CN、P-NPC和M-NP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4.14%、59.38%、87.88%,任意两组间比较均P<0.01。PP-NPC和PM-NPC之间比较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9)VEGF表达于癌细胞和部分上皮细胞的胞浆,呈淡黄色。VEGF在CN、P-NPC和M-NPC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6.67%、53.62%、75.00%,P-NPC和M-NPC都显著高于CN(P<0.01),M-NPC高于P-NPC(P=0.033)。进一步比较PP-NPC和PM-NPC,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1)。VEGF-C表达于癌细胞和部分上皮细胞的胞浆,呈黄色。在CN、P-NPC和M-NP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45.59%、66.67%,P-NPC与M-NPC阳性率明显高于CN(P=0.016和P<0.01),M-NPC高于P-NPC(P=0.040)。配对比较PP-NPC和PM-NPC,差别亦具有显著性(P=0.035)。CD34标记微血管密度值从CN、P-NPC至M-NPC逐步增大,分别为7.70±4.52、13.55±7.95、15.10±5.92,P-NPC和M-NPC中的微血管数明显多于CN(P<0.01),但P-NPC至M-NPC间无统计学差异。PP-NPC和PM-NPC间微血管密度分别为15.20±8.93、15.03±5.96,差别亦无显著性(P>0.05)4原位杂交结果EMMPRIN mRNA主要表达于癌细胞胞浆,在检测的47例鼻咽癌中,IHC和ISH两种方法检测到的EMMPRIN的表达情况具有一致性(Kappa值=0.319,P<0.01)。5各测量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在NPC中,EMMPRIN与VEGF、VEGF-C、PCNA的表达情况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_s值分别为0.352、0.292和0.266(P<0.01);EMMPRIN与MMP-3亦具有相关性,r_s值为0.223(P<0.05)。其他指标除PCNA与MMP-3及PCNA与VEGF-C间无相关性外,两两比较均具有相关性(P<0.05)。在NPC中,MI在高表达EMMPRIN标本为3.99+2.35,明显高于低表达者3.15+1.85(P=0.047),MI在PCNA阳性标本值明显大于阴性标本,高表达PCNA的标本明显大于低表达者(P<0.050),而VEGF-C阴性与阳性之间、高表达与低表达之间比较,MI无明显差别(P>0.050)。在NPC标本中,微血管密度在EMMPRIN、VEGF及VEGF-C的阳性标本与阴性标本、高表达标本与低表达标本之间无差异(P>0.05)M-NPC中EMMPRIN和VEGF-C同时表达的阳性率为55.56%,明显高于P-NPC(P=0.032),其同时不表达的阴性率为8.33%,明显低于P-NPC(P=0.020);PM-NPC中EMMPRIN和VEGF-C同时表达的阳性率为53.13%,明显高于PP-NPC(P=0.021),其同时不表达的阴性率为9.37%,明显低于PP-NPC(P=0.008)。结论1鼻咽癌细胞核形态在癌转移前后没有发生改变。2 EMMPRIN是鼻咽癌重要的恶性表型,它的高表达可能在鼻咽癌增生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形成和(或)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不参与鼻咽癌微血管的生成。3 MMP-3在鼻咽癌高表达,可能受EMMPRIN诱导,促进鼻咽癌转移。4 VEGF-C对鼻咽癌细胞增生和微血管生成没有直接促进作用,但可能参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形成和(或)发展。5 EMMPRIN和VEGF-C在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灶的形成和(或)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相互促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