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国内常用的几种抛光工具和2种上釉方法对钴铬烤瓷牙表面粗糙度,表面光泽度和金-瓷结合强度的影响,为牙科医生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实验采用松风瓷(A2色)和IMPLANT钴铬烤瓷合金作为实验材料,按照国际标准ISO9693的规定制作三点弯曲试件,经过蜡型包埋铸造,金属基底预处理,金属基底氧化,遮色层烧结,体瓷烧结,上釉等制作程序制作试件;所有的操作均由同一个人完成。实验共9组,将制作好的试件分为8组,每组6个试件,第9组为自然牙组作为对照;第1、3、5组试件使用绿色碳化硅砂石、白色氧化铝砂石磨光,用Softcut抛光工具由粗到细顺次抛光后分别使用Toboom、Edenta、Shofu瓷专用抛光工具抛光;第2、4、6组使用绿砂石、白砂石磨光,未用Softcut抛光工具抛光,分别使用Toboom、Edenta、Shofu瓷专用抛光工具抛光;前6组均采用Ceramaster精细抛光;第7、8组磨光后不抛光直接上釉,其中第7组自身上釉,第8组釉瓷上釉作为对照;第9组为经过矽粒子抛光过的自然牙组作为对照,天然牙釉质组选取颜色正常接近A2色、没有龋坏、没有缺损的年轻上颌中切牙6个,来源于牙周病不能保留或多生而拔除的中切牙。抛光工具在每次抛光前均使用金刚砂调整石清洁修整,抛光均采用厂家推荐最高转速,每一步抛光工具均抛光至目测最光滑为止,所有抛光均由同一人完成。每一步抛光后用粗糙度仪测定其表面粗糙度,用小孔光泽度仪测定其表面光泽度;在经过绿砂石、白砂石磨光,磨光后使用Softcut抛光工具、磨光后未使用Softcut抛光工具和上釉的试件中随机选取1个共4个试件,喷金20s后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对采用不同抛光套装进行抛光的1-6组试样和未进行抛光的第7、8组试样的瓷表面的粗糙度和镜面光泽度进行测量比较,并且与第9组自然牙进行比较;采用三点弯曲实验法对经过不同处理的烤瓷牙的金瓷结合强度进行比较。结果1.前6组试件经过不同工具由粗到细抛光后瓷表面粗糙度均稳步逐渐下降,各组经过Ceramaster抛光工具精细抛光后瓷表面粗糙度渐趋稳定;第1、3、5组瓷表面粗糙度与对照上釉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4、6组瓷表面粗糙度与上釉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组釉瓷上釉的表面粗糙度与第7组自身上釉的表面粗糙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中1-6组试件经过不同的抛光程序处理后,最终的瓷表面光泽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抛光组的镜面光泽度值低于上釉后光泽度,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自然牙釉质表面光泽度,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过抛光和上釉处理的烤瓷牙金瓷结合强度,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使用合理的抛光工具、抛光程序抛光烤瓷牙表面,可以达到与上釉同样的效果。2.在试戴调磨较多时釉瓷上釉比自身上釉效果好3.抛光和上釉对烤瓷牙金瓷结合强度没有影响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在临床口腔试戴瓷修复体修整后选取合适的瓷专用抛光工具完全可以满足临床表面光滑处理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