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深入实施,提高全体国民的法律意识已显得越来越紧迫。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佼佼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法律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步伐,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顺利发展。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迫在眉睫,任重而道远。这需要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努力。目前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探讨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和规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论述了我国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内涵,以多视角对目前我国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成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以期达到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目的。本文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研究主要包括:第一,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概念、结构和内容三个方面阐述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内涵,论述大学生法律意识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运行和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第二,分析总结目前我国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其成因。应该肯定的是,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依法治国已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了共识,他们对法律认识、理解和把握更加理性化。与此同时,大学生法律意识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法律知识水平普遍不高;法律观点偏差;权利义务的认识片面化;崇尚权力,对法治缺乏信心;诉求法律维护权利的意识不强;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等。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既有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和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曲折的影响,也有受中国现行法制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更有受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这种现实状况即不适合中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实际需要,也不利于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第三,在以上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包括: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和改进学校法制教育和增强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推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和公民法律素质提高的进程,推动良好法治社会环境的营造,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