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游离小孢子培养及其形态发育学观察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barte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选用了245、239、233、208、207和192这6个不同的茄子二倍体栽培种,就基因型、花蕾的选择、预处理方式及培养条件对茄子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同时对小孢子在离体培养后的发育过程和培养产物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如下: 1.茄子不同基因型之间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成苗率差异显著。在供试的6种基因型间,均有愈伤组织的形成,品种245的愈伤诱导率最高,可达60.58%;并且从中得到了不定芽,其余5个品种只有愈伤组织的增长,无分化。 2.研究了茄子花蕾外观形态与其内部小孢子发育时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花瓣长与花蕾萼裂基部之差可以作为茄子小孢子发育时期的判断依据。当花瓣长与花蕾萼裂基部之差在0~2mm时,花药内小孢子多数处于单核期,适于茄子游离小孢子的培养。 3.研究了低温、高温、变温、饥饿和活性炭预处理对小孢子存活率和维持小孢子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品种对处理的反应不尽相同,而变温处理和饥饿处理是比较有效的预处理方式,特别是低温4℃处理3天,然后高温36℃处理3天的变温处理,对6个品种小孢子存活率的提高均有较好的结果。 4.对诱导培养基、碳源和培养基更换时间、激素等因素对6个品种小孢子诱导的影响进行了分别比较,筛选出茄子小孢子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配方。无菌水为初步的诱导培养基,小孢子与花药黑暗共培养7天,再弃去花药,转入附加了0.2mg/L2,4-D、0.5mg/L ZT、1.0mg/L NAA和6.5%葡萄糖的新鲜的KM培养基中,黑暗培养20天后可以获得大量的愈伤组织。 5.对诱导小孢子愈伤组织分化成苗的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以不附加任何激素且琼脂的浓度为8g/L的MS培养基的成苗率最高。对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4℃5天的低温培养,有助于愈伤组织的再分化。
其他文献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继玉米、水稻、小麦之后的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在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马铃薯青枯病是仅次于马铃薯晚疫病的马铃薯第
本试验以三种观赏果树山梨(Pyrus ussuriensis Max.)、中国李(Prunus salicina Lindl.)、山杏(Armeniace sibiriea Lam.)的二年生苗木为试材,采用温室盆栽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这三种观赏
无核葡萄是当前国际葡萄生产和消费的重要发展方向和趋势。但目前栽培的无核葡萄多为欧洲葡萄品种,虽然品质优良,但抗逆性差,特别是抗寒性差。因此,培育品质优良的无核抗寒葡
番茄是一种重要的蔬菜,营养丰富,果实多汁,既可以鲜食又可以加工。市场上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番茄新品种,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控制番茄重要性状基因的发掘以及功能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