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丁玲小说中的心理世界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hn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上,丁玲是一位有着自己独特创作个性的作家。在伴随着新中国成长的过程中,她用自己的作品记录了一代人的思考。 在本文中,笔者希望能够通过她的小说,对她的创作进行一次解读。 丁玲的小说创作不多,长短篇加起来也不过51篇,在全集中只占到了她全部创作的三分之一。但是通过这些作品,我们所能看到、体会到的却不是数字可以概括的,尤其是对于一位有着自己独特创作特色的作家而言。笔者认为,丁玲小说最重要的特色就在于她的心理描写。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将从这一角度进入对丁玲小说的解读。 本篇论文共分四个部分。 文章的第一部分是对丁玲小说中人物内心世界的内容进行考察。笔者认为,在丁玲的小说创作中,她既把握住了对于纯粹个体生命的心理展示,例如孤独和欲望;同时也把握住了社会体的个人所有过的心理思索,例如面对个人和社会、个人和政治之间的矛盾选择时,人物有过的痛苦挣扎以及妥协后的无奈。 文章的第二部分则是对丁玲小说中展示人物心理的艺术手法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丁玲主要采用的是内心独白、内心分析、回忆和联想以及意识流等手法对人物心理进行了展示,并且这些手法的运用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有着欧化和传统的更替。 文章的第三部分属于探源,笔者希望经由作家,对丁玲作品中人物内心世界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在这一部分,笔者将主要通过丁玲的个性气质和艺术观念,探讨作家和作品中人物心理世界之间的关系。 最后一部分为结束语,是作为总结和展望的部分存在的 总之,笔者希望经由丁玲的小说,经由她作品中人物的心理世界,能够达到对那一代知识分子所曾有过的心理世界进行分析。期待在风云变幻的今天,我们还可以聆听即将远去的一代人的心声。
其他文献
硝土私盐是刮土淋煎熬晒的劣盐,20世纪30年代在河北泛滥成灾,引起官盐滞销,税收锐减,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治理,反而酿成盐务风潮,引发社会动荡。本文分四部分对30年代河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从2007年3月到2009年10月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度的探索。这两年半的教学实践表明:在我国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本科生导师制在培养本科生科
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企业中,还没有建立起来一套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CSR)管理流程和决策模式,更多的还是一种随意的、目的不明确、过程与效果无法监控,甚至不监控的行为。我国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陷入了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另一方面企业认为职业院校并没有教给学生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这一状况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质量的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因病程长又无特效药,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降血糖活性仙人掌多糖的研究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了一种新颖、安全、可靠的途径。目前关
学术性是现代大学的本质属性。行政化导致我国大学背离了其学术组织的本质属性,集中表现在大学组织特性迷失、精神异化以及教育主体缺位等方面。现代大学是一个特殊的学术共
通过考证和分析《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的“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段史料,本文欲突破往昔学者将这句话等同于嫡长子继承制的看法,借鉴前人对先秦王位权力继承的讨
学分制是现代大学所采用的一种旨在有效协调知识、社会需要、学时和学生发展之间关系的基本教育教学制度,包含了具有浓厚的现代元素的大学教育理念和精神。我国大学学分制改
哈佛、牛津等英美大学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顶级大学,一方面是其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雄厚的经济实力对办学的有力支撑。其政府拨款占大学总收入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