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仪礼·士昏礼》是我国最早的有关婚礼的系统记载。根据《士昏礼》的记载可知,娶妻有一系列固定的程序,主要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个步骤,后世称之为“六礼”。除“六礼”之外,婚礼中还有一些仪节,比如妇见舅姑,妇馈舅姑,舅姑飨妇,三月庙见等等。另外《士昏礼》还具体记叙了婚礼中器物的摆放和运用、参与人员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等等。本文结合《士昏礼》所记载的婚礼的具体仪节,对照汉代史书中的相关记载,分析说明《士昏礼》对汉代婚礼的影响及婚礼在汉代的发展变化。即主要探讨《士昏礼》中所载之婚礼,哪些在汉代仍在实行,哪些发生了改变以及改变的原因,又有哪些是与汉代婚礼不同的。通过对比研究可知,汉代婚礼大多是按照《士昏礼》的记载进行的,只是细节上略有增减而已。如汉代王莽嫁女之事和汉乐府《孔雀东南飞》都反映了完整的“六礼”。另外汉代婚礼与《士昏礼》记载相同的还有一些仪节:汉代婚姻的缔结离不开媒人,成婚之时选在昏时,父母戒女时施巾结悦、施鞶,并告戒女儿要孝敬舅姑,姐妹或姑侄二人同嫁一人之俗,女家的送嫁者有男有女,亲迎之前夫家积极准备酒食,婚后新妇要拜见舅姑,如舅姑已殁,则妇要在三月后行庙见之礼,等等。但汉代的婚姻仪节与《士昏礼》所载也有不同,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汉代女子改嫁与再嫁现象比较突出。婚事追求奢侈,纳徵之时多用钱币,且数目巨大,致使贫穷之人无力嫁娶。汉代婚礼比较喜庆,亲迎之日夫妇衣着华丽,亲朋好友前往祝贺,而且汉代婚礼用乐,欢庆热闹。汉代还有撒帐、听房之俗,表达人们对新人婚后生活寄予的美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