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PIK3CB蛋白在结直肠癌变演进过程中(正常大肠组织、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结直肠癌)的不同阶段组织内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并同步检测PTEN、pAKT1蛋白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PIK3CB蛋白调控PI3K/AKT细胞信号通路在促进结直肠癌变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机制,进一步揭示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为临床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检测指标,同时为临床选择结直肠癌治疗的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1收集病例,阅片分组查阅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存档的病理资料,收集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6年9月~2009年3月肠镜、手术切除的结直肠腺瘤、腺癌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共340例。根据2010年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类标准,由两位高年资病理医师重新阅片诊断。选取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LGIN)腺瘤30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HGIN)腺瘤34例、腺癌138例、与之相对应的癌旁正常黏膜组织138例。2免疫组织化学定性检测PIK3CB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IK3CB蛋白在结直肠不同病变阶段组织中的表达,分析PIK3CB蛋白在结直肠正常黏膜经上皮内瘤变至浸润癌不同病变阶段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PIK3CB蛋白在结直肠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并进一步分析PIK3CB蛋白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3Western blot定量检测PIK3CB蛋白的表达根据PIK3CB蛋白的表达情况,选择结直肠不同级别上皮内瘤变腺瘤各30例、结直肠癌及结直肠癌旁组织各52例,采用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技术检测不同组织中PIK3CB蛋白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讨PIK3CB蛋白在结直肠癌变过程中的作用。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I3K/AKT通路中PTEN、pAKTl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PI3K/AKT通路中相关蛋白PTEN、pAKT1的表达情况,与PIK3CB蛋白对比观察,分析三者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表达差异,分析PIK3CB蛋白与PTEN、pAKT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初步探讨PIK3CB蛋白调控PI3K/AKT细胞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变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产物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同步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PIK3CB蛋白及多药耐药(MDR)基因产物LRP、GST-π、TopoⅡ,观察其表达变化,分析PIK3CB蛋白与MDR的关系。为揭示肿瘤化疗耐受机制以及临床合理选择化疗药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1PIK3CB蛋白在结直肠癌变不同阶段组织中的表达具有差异性PIK3CB蛋白在正常大肠组织、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结直肠癌的阳性率分别为10.14%、30.00%、44.12%和82.61%,结果显示PIK3C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结直肠黏膜病变异型程度的增加而呈增高趋势。在结直肠腺瘤组(LGIN、HGIN)、腺癌组及正常黏膜组中PIK3CB蛋白的表达水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结直肠癌组织中PIK3CB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结直肠LGIN、HGIN腺瘤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分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IK3CB蛋白表达与pAKTl蛋白呈正相关,与PTEN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PTEN蛋白在正常大肠组织、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结直肠癌的阳性率分别为89.85%、86.21%、77.14%和53.62%;pAKT1蛋白在正常大肠组织、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结直肠癌的阳性率分别为10.14%、34.48%、48.57%和75.36%。将两者在结直肠癌变不同阶段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PIK3CB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中PIK3CB蛋白与pAKT1蛋白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00),相关系数为0.762;而与PTEN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3PIK3CB蛋白表达与GST-π的表达呈正相关,与LRP、TopoⅡ的表达无相关性。本研究发现,结直肠癌中GST-π的阳性表达率为93.75%、Topo Ⅱ的阳性表达率为53.13%、LRP阳性表达率为82.81%。将其与PIK3CB蛋白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PIK3CB蛋白与GST-π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为0.207;而PIK3CB蛋白的表达与LRP、TopoⅡ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4PIK3CB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部分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存在相关性经logistic回归分析,PIK3CB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部位、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因素间具有相关性(P<0.05),而与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肿瘤的大小等无明显相关性,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IK3CB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其高表达可能在结直肠癌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PIK3CB蛋白对于预测腺瘤癌变、评判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2PIK3CB蛋白的表达与PI3K/AKT细胞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pAKT1蛋白的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与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深入研究PIK3CB蛋白,对于揭示PIK3CB蛋白在PI3K/AKT细胞信号通路中的作用及其促癌机制具有重要作用。3PIK3CB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多药耐药产物密切相关;检测PIK3CB蛋白对于揭示肿瘤化疗耐受机制以及临床合理选择化疗药物提供参考依据具有一定意义。4PIK3CB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部位、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因素间具有相关性,PIK3CB蛋白可成为临床判断预后的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