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479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D-SCDMA的长期演进即TD-LTE,是移动通信技术向前发展的最新进展,它以OFDM(正交频分复用)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为核心,已成为近几年来移动通信研究的热点。   本文基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TD-LTE无线综合测试仪表开发”项目和“TD-LTE射频一致性仪表开发”项目,重点研究了TD-LTE系统的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其包括三个物理控制信道,分别是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ICH(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和PDC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其中PDCCH是整个系统资源分配和调度的核心,承载着物理层数据信道的资源分配、调制编码方式和功率控制等信息,这些信息通过不同格式的DCI(下行控制信息)进行传送,它与PCFICH信道的CFI(控制格式指示)、PHICH信道的HI(HARQ指示)相辅相成,是保证TD-LTE系统高效传输业务数据的前提和关键。   本文严格按照3GPP物理层协议的要求,首先简单介绍了TD-LTE物理层的基本概念,然后分别对PDCCH发送端和接收端处理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其中在发送端重点研究了PDCCH资源分配和确定CFI的过程,通过研究目前两种资源分配算法,并结合两者优点提出了一种改进后的算法,通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并相对降低了阻塞率。在接收端重点研究了PDCCH盲检过程,通过对目前盲检方法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具有自适应的盲检算法。通过对两种方法的性能仿真比较,改进后的盲检次数比改进前的盲检次数要少。最后对PDCCH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某些模块,采用主频为1GHz的TI TMS320C6455 DSP芯片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与实现,并做了MATLAB仿真链路测试、CCS回环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证明了发送端过程和接收端过程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满足了本项目的物理层需求。
其他文献
高速率、高带宽、高频谱利用率、提供多种新型业务是未来无线移动通信的主要发展目标。现有的通信网络仍然存在系统容量小、频谱利用率不高和不适合传输高速数据和多媒体业务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业务的兴起,数据中心网络规模及用户数量快速增长,网络流量呈爆发式增加,以TCP/IP架构为核心的传统数据中心网络难以高效管控海量的数据流量,网络阻塞问
随着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和传输速率的不断升级,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已经成为制约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非线性问题也已经成为光纤通信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另外,智能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系统容量以及频谱利用率等方面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为了改善频谱资源日益紧张的现状,终端直通技术(Device-to-Dev
近年来,高清及超高清视频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已有的视频编码标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编码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
图像分割对促进图像工程的发展非常重要,并且图像分割结果的质量对图像高层理解与分析也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图像分割为图像理解和分析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现今,由于彩色图
随着无线通信不断发展,人们对移动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和频谱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技术已成为第四代移
目前交通运输业发展十分迅速,汽车拥有量大量增加,导致交通事故不断发生。因此,作为汽车主动安全系统之一的汽车防撞报警系统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汽车防撞毫米波雷达
作为下一代通讯的关键技术之一,大规模天线(massive MIMO)技术如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该系统中的每个基站配备着几十根到上百根天线,这些天线在同一频率上同时为多个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