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丝素蛋白因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优良的可降解性和免疫源性低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用领域,例如,用于组织修复材料、药物输送载体和手术缝合线等;蜗牛粘液因其含有尿囊素、骨胶原、天然抗生素等促修复皮肤的物质而用于医疗美白修复产品,近几年趋向药物制备等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研发。为蜗牛粘液的生物医用和进一步拓展丝素蛋白医用修复材料的使用,本文首先对蜗牛不同部位粘液及膜厣进行外观和结构性能表征;并在表征的基础上,以同浓度纯丝素凝胶膜为对照组,通过将再生丝素蛋白(RSF)与蜗牛粘液(SM)共混制备SM/RSF凝胶膜,分析质量分数为4wt%、6wt%、8wt%和10wt%的SM/RSF凝胶膜结构性能的变化特点。最后采用静电纺丝方法探讨蜗牛粘液的可纺性,分析纺丝时间与浓度对直径的影响,同时将蜗牛粘液与丝素蛋白共混制备SM/RSF复合纤维非织造材料,研究SM:RSF共混比为1:2、2:1对纳米纤维直径及结构的影响以及不同溶解方式制备的丝素蛋白对复合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以期探讨共混凝胶膜和纳米复合纤维应用于医药外敷、药物缓释和组织工程等医用生物材料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的蜗牛粘液因其作用不同基本组成略有差异,较易获取的腹足部蜗牛粘液热稳定性较好;腹部粘液粘稠,出现纤维状结构;背部粘液出现较大量盐离子,这与蜗牛进出壳体的润滑作用紧密相连。蜗牛膜厣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膜厣结构紧密,并含有雾水收集结构,以保证蜗牛本体水分充足。将丝素蛋白与蜗牛粘液共混制备凝胶膜发现,随溶液浓度增加,共混效果增加,蜗牛粘液中的结晶结构未改变,但共混凝胶膜力学性能比纯丝素凝胶膜力学性能差。利用静电纺丝可成功制备不同直径蜗牛粘液纳米纤维和SM/RSF纳米复合纤维,同时发现SM/RSF纳米复合纤维直径与SM和RSF共混比相关,即SM占比越大,纳米纤维直径越粗,相反,SM占比越小,得到纳米纤维直径越细,热学性能相对更稳定。本文研究证明,蜗牛粘液能够与再生丝素蛋白共混制备凝胶膜和纳米纤维非织造复合材料,为蜗牛粘液和丝素蛋白在美容护肤和生物医用修复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