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应用中农业遗传资源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bf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生物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认识遗传资源的视角,而且使得遗传资源利用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一方面,生物技术大大提高了遗传资源的经济利用价值,另一方面,生物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对遗传资源需求量的剧增,给遗传资源保护带来了危机。加强对遗传资源的保护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特别是通过法律保障其实现已成为各国共识。由于生物技术和遗传资源国际水平的差异,必须在国内法律完善的基础上才能切实实现农业遗传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也是加强与国外遗传资源交流互换的管理的制度基础。国际公约在遗传资源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可喜,但因缺乏强制性在实施上很难有保障。基于遗传资源的“一体两性”的特点,在遗传资源相关权利未实现专门权保护以前,可以通过法律制度对其他相关权利的保障实现对遗传资源权利的保护。农业遗传资源的保护关系遗传多样性的延续,不仅是生物产业发展的基础,也对构建和谐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甚至民俗文化的存续都有着重要意义。但就遗产资源现状来看,继续梳理和调整相关法律对遗传资源有的规定(知识产权法律、环境法、生物安全监管法律等)是非常迫切的。以环境破坏、过度开发、国外机构的窃取等原因致使生物物种急剧减少,遗传资源严重流失的现状为出发点;以巴西、印度、澳大利亚等遗传资源国内立法较为充分、实施效果良好的国家为借鉴;以达成制衡发达国家以先进生物技术为手段掠夺世界财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目的,深入探究生物技术应用领域的遗传资源保护法律问题,兼具经济、社会、生态价值等多重价值。本文以“利用促保护”视角为指导思想,在国际条约和域外制度实践考察的基础上,从生物技术的时代背景和产业应用两个方面,考量我国现有的农业遗传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以探求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法律途径。文章主体内容分为五大块:第一,生物技术应用中农业遗传资源保护的基础理论,包括生物技术和农业遗传资源两部分基本理论,以及法学理论基础。第二,国际公约中有关农业遗传资源保护的思路的启发,以及选取四个典型国家探究他国生物技术应用中农业遗传资源保护的立法模式、惠益分享的实现路径。第三,生物技术应用中国内农业遗传资源保护立法现状及评析,主要考察和分析农业遗传资源的原生境保护制度、生物技术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及其生物安全管理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并对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农业遗传资源保护的实现路径深入探讨。第四,应生物技术时代发展要求,对农业遗传资源保护理念进行解构与重塑。并在“以利用促保护”的指导下,转变现有的农业遗传资源管理模式,完善相关的利用和惠益分享制度。最后,结合印度等国的立法经验,提出一种新的可能尝试,提出一种新的尝试方向:农业遗传资源权,以回应现代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扩张对农业遗传资源保护的挤压的利益侵蚀。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表明二甲双胍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的潜能。RIP140作为转录辅调节因子,被多次报道和代谢、炎症、肿瘤以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本文旨在初步探索RIP140在二甲
木霉是食用菌生产中一种危害严重的竞争性真菌,常造成食用菌的大幅减产;几丁质酶是多种动物、植物及微生物所表达的降解几丁质的酶类,其中不少种类具有抗真菌活性。本试验以1
数据融合技术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进行数据处理,获得准确查询结果以及减少能耗的重要技术之一,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在很多不同的方面。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传统网络相比在能量、
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是在最小化经验误差的同时,通过最大化间隔实现结构风险最小化的目的,现已在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领域中取得众多成功应用。从其模型设计上,因L2范数的点到平面距离可解析表示,间隔由该距离导出并可解释为两个支撑平面之间的距离。根据PAC(Probably Approximately Correct)理论,分类器的理论上界可通过间隔来度量,即
癌症仍然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传统化疗药物水溶性差、毒副作用大以及生物利用率低等缺点使其往往不能发挥理想的治疗效果。药物控释系统在癌症治疗领域呈
研究背景与目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cGVHD)是一种表现为多器官、多组织慢性炎症和纤维化样病理损伤,临床表现为类似自身免疫性疾病样的
离子选择性电极作为电化学传感器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其检测成本低廉、响应灵敏、适用性广等特点,近年来在医疗卫生、环境检测和过程控制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其中,与传统内
花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创新性状,其出现和多态性极大地提高了被子植物的繁殖效率和环境适应性。被子植物花的多样性一直以来被认为与传粉者选择密切相关。为了适应不同的传粉者,
眼睛作为一种特殊的线索,可以向人们传达出被关注、被监督的信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当人们意识到自己被一种类似于眼睛的图像所“注视”时,他们将有意无意的调整自己的行为试图表现得更亲社会一些,即出现“眼睛效应”。第三方惩罚作为一种特殊的亲社会行为,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类合作不可或缺的手段,是否也存在眼睛效应目前尚无研究。此外,研究表明,个体的正直感和第三方惩罚行为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被认为是解释第三方
硼酸亲和色谱(BAC)可以通过硼酸配基对顺式邻二羟基化合物的可逆性结合来实现对此类物质的分离、富集和纯化等。硼酸亲和毛细管整体柱是将硼酸亲和色谱与具有制备简单、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