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养是人们道德水平、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集合,只要认知,并且有意愿,人的一生都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水平。媒介素养亦然。从世界范围来看,公众对于“媒介素养”的概念并不陌生。一般认为,是英国学者ER.利维斯(ER. Levis)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Denis Thompson)在1933年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的“媒介素养”一词。而此时,距第一份报纸的诞生已有数百年。从那时起,人们开始对公众的媒介素养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诺埃勒·诺依曼,他在1980年的著作中提出了著名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揭示了传统媒介条件下的公众(主要是受众)的媒介素养问题所在。但事情并不一定一帆风顺,随着网络等新的技术被应用到传播领域,人们发现了新的问题:“沉默的螺旋”反转、公众与政府对话语权的博弈凸显,以及公众在网络中的种种不当表现等等,这一切似乎预示着,传统媒介素养走到了“十字路口”,又该何去何从?从2006丹尼斯·麦奎尔(Denis Mcquail)的《受众分析》一书中,我们似乎能找到一些答案。在书中,他首次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这一概念,并预测了“受众的未来”。事情出现了转机。反观国内,对媒介素养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但刻不容缓,特别是对新媒介环境下的公众素养问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网民,这一庞大群体的作用与能力日益显现并被政府的政策研究部门所重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网络乱象的不时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让互联网上的舆论环境受到污染。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与现实条件下,政府和公众对“新媒介素养”的要求呼之欲出。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完成的。本文通过对网络上相关现象的数据分析与案例探讨,结合专业理论,分析了“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作为新闻工作者、相关专家和政府部门如何引导公众面对新闻事件时保持理性;作为普通受众,如何在适应自媒体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实践中新媒介素养如何引导、规范与养成”的问题。本文的假设是:(1)新的传播技术背景下,传统时代的媒介素养中的部分内容已经不再适应新的媒介环境。(2)在新传播技术背景下,任何人都是传播者也都是受众,不同的受众群体对媒介的使用程度又不尽相同:受众和职业化的新闻传播者在新的传播技术背景下都发生了变化,他们对新媒介的使用现状会有不同程度的问题;舆论领袖在新媒体中扮演着半个职业化传播者的角色。(3)新媒介素养的教育问题应该是个系统工程。文章得出了以下结论:新传播技术条件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鼎足而立、彼此影响,新的传播方式和新的传播生态改变了人们获取新闻和使用媒体的习惯。传统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仅有唯一的培养对象——受众,而职业化的新闻传播者之素养则由新闻工作的性质所界定,是在内化的规则、职业素养、伦理道德和外部的法律法规双重原因之下。但新的传播技术诞生后,受众和传播者身份界限开始模糊,“去中心化”的传播格局让传播者也成为“受众”,他们的媒介素养开始不同于以往的职业素养。在传播的两端,受众和传播者身份都发生了变化,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同一个身份——新媒介的“用户”。尽管如此,职业化的传播者应该是与普通的“用户”不同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媒介素养问题也应当被提及并重视。另外,扮演者半个职业化传播者的大V——舆论领袖们,应当从普通用户群体中单独列出分析,他们的传播素养也应当受到关注。总之,新的传播技术改变的传播格局,旧的媒介素养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为了构建良好的舆论秩序,一种囊括普通受众、职业化传播者、半职业传播者的媒介素养呼之欲出。文章在以下方面取得了创新:技术变革导致传播权力重组,本文对不同时空环境下传播秩序的思考,进而对媒介素养进行新的考量。另一个创新之处在于,本文从传受主体的专业、非专业、半专业角度提出,对不同群体的媒介使用状况逐一分析。从这些问题中可以看出传统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新的传播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基础研究,对新媒介素养的研究应当结合实践,将理论应用到网络实践中来。但由于时间和条件所限,本文仅对此作了理论上的初探,今后的研究重点,应当是将文中的相关理论应用到指导公众日常网络生活的实证研究,这也是作者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