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湘西世界”是沈从文具有文学史意义的审美建构,是沈从文温和的性情与固执的信守相击相荡的产物。从沈从文文学创作整体性的特征去把握其艺术世界,能了解时代的变迁,解读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发展的一个侧影,更重要的是,能触摸和感受到记录这一时代变迁和民族脉搏的文学历史的本真存在。在“文学作为人学的集中体现——在复杂的阶级性中追求人民性”成为主流话语,并以其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逐渐占据了言说空间的时代,沈从文超越主流意识形态的桎梏,执着于人类永恒审美世界的理性追问和诗性诉求,构建了承载他人性美学的“湘西世界”。他无疑成了文学的“异端”而被放逐于文坛中心之外,在边缘独自徘徊。这致使他的创作状态呈现出一种“温热”的非激情特质。沈从文坚持着中和、恰当的审美原则,以乡下人的独特视角,全身心地构建生命美学的艺术世界。他坚持的“距离”、乡下人、生命美等等,都让自己的创作远离了时代的中心话语。沈从文在自己的文本中客观、平淡地讲述波澜不惊的故事,营造抒情的氛围,这种方式将其艺术世界与时代相“隔离”,使时代的影子缈无声息,使读者感受到的仅仅是“另类”的温情脉脉。本文立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独特环境,研究沈从文的创作状态,并介入作家文学审美因子及艺术表达方式等“内在”要素,解析沈从文的文学审美追求和作品内在的艺术魅力。坚持历史和美学相统一的原则、思想分析与艺术分析相结合的立场,力图较客观、全面地把握沈从文的文学价值及其创作表现出的总体特征,力求达到从沈从文及其创作的艺术世界本身出发,又能回到其本身的逻辑统一。即坚持穿透遮蔽,回到历史现场的立场,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尽量走进沈从文,体验沈从文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观察、感受与认识,切入其精神世界与艺术世界,探析其文字背后的深层意蕴,剖析其创作的原始动机,解读文本背后的审美倾向,勾勒出他的创作特征与审美追求的基本轮廓,将其文学整体特征加以系统化,以期对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的思想价值和文学成就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和定位。应该说,从历史的客观的角度出发,凸显沈从文文学创作在当时文坛的超越性,对当今社会转型中文学的审美创造和构建人文精神大厦的宏业,是有警示作用和借鉴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