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源软件通常定义为一种其源码可以被公众使用的软件,并且此软件的使用,修改和分发也不受许可证的限制。开源软件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在操作系统、编译工具链、数据库、服务器以及移动端等方面都有杰出作品产生,已经成为了当前计算机以及软件行业的一股不容忽视的的力量,对于计算机以及软件行业有着重要意义。开源软件如今已经广泛深入渗透到了当前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近年来,开源软件发展越来越迅速,越来越多的IT企业倾向于借助开源软件来缩短其开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相比于闭源软件,开源软件开放所有的源代码,用户可以了解软件的所有实现细节,而不是像闭源软件那样,只能与开放出来的接口打交道;开源软件由于其源代码是免费的,公司可以免费使用,因此公司可以将节省下来的开发资金用到更为重要的地方,为公司节约开发成本;许多开源软件,背后都是由许多技术实力深厚的开发人员在支撑,软件质量较闭源软件更为可靠。当然,相比于闭源软件,开源软件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开源软件不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在使用开源软件的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只能自行研究解决;开源软件由于自身存在的缺陷给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开源软件社区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文主要通过对开源软件和闭源软件的优缺点进行研究,结合国内开源软件的发展现状,采用工程管理相关理论,对企业将开源软件转化为公司产品的过程予以分析。通过对开源软件转化过程中的软件规模、技资源配置、转化周期、研发风险、市场环境以法规等方面进行研究,确定开源软件转化为公司产品的过程中的各个影响因素,并得出一套用于对开源软件转化为公司产品是否可行进行评估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通过使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对开源软件转化为公司产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评估出各个影响因素对开源软件转化为公司产品的影响权重。通过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开源软件转化为公司产品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并构建出开源软件转化为公司产品的模糊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公司的实际项目,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开源软件转化为公司产品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验证,从而证明这套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与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