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倾注毕生精力做出的两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和支柱,是马克思划时代的历史功绩。相对剩余价值理论为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延长工作日长度乃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实现手段;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是在工作日总体长度不变情况下,靠改变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关系,亦即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增益剩余价值。长期以来,学界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式的解读大多囿于差异性的剥削手段。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适用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本家通过单纯拓展劳动时间长度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手段来榨取工人血汗,因此劳资对立昭然若揭。由于工作日本身的有限性、工人阶级为缩短工作日所进行的不懈斗争以及人本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等因素综合施力,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市场空间愈来愈小,资本家不得不费尽心机找寻更为隐蔽的、更富成效的剥削手段;但资本增殖的脚步一天也不会停止,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应运而生,与之捆绑上市的是一切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毋容置疑,这种传统的解读,从资本家对工人剥削关系视角,深刻揭示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本质特征,为我们深入理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大阶级对立以及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一条明晰的逻辑理路。然而,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内涵绝非仅限于此。在揭露剥削关系这条显性逻辑得以充分呈现的同时,理解人与技术关系的隐性逻辑却在悄然生发并趋于成熟。绝大多数学者(包括许多专事这项研究的学者)对此并未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对相对剩余价值理论中的隐性逻辑发掘得不够,没有将被遮蔽的内容彰显出来;甚至于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者马克思本人,在全面深入地阐发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丰富内涵时,也只是致力于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一种新的更隐蔽、更残酷的榨取剩余价值的手段,而人与技术关系的隐性内容被暂时“遮蔽”或“悬搁”了。然而,隐性的逻辑客观上依旧存在且发挥作用。我们的任务是,使掩映在马克思思想中那部分极具意义的内容彰显出来,这或许可算作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一点贡献。恩格斯作为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思想贡献者和坚定捍卫者,继续沿着马克思的阐发路径,主要从剥削手段和阶级对立的斗争实践需要理解和传播相对剩余价值理论,而人与技术关系的内涵仍然蛰伏于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深处。马克思主义谱系内部的其他各家各派对相对剩余价值理论中被遮蔽的内涵有所触及,并开始出现一些富有成效的探索和指认,但始终没有真正揭开那层蒙在相对剩余价值理论脸上的神秘面纱,更谈不上对其做全面系统的阐发。循着谱系脉络顺藤摸瓜,深挖其中隐现的思想闪光点并将其连成融贯的逻辑轨迹,原本被遮蔽的理论内涵就会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在马克思之后,面对纷繁复杂的西方文化现象(特别是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西方社会思潮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审视和诠释,这方面可谓流派林立、论说纷呈、观点各异,在理论层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实践层面也有助于解决一些具体的社会问题,但由于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诸种思潮均未能对现代西方文化给予科学的说明和解答。只有从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本身出发,才能真正提供科学的理解维度和自觉的实践指向,从而雄辩地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永葆青春,始终充满时代气息。目前,关于相对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代中国是否在场的问题尚存在认知误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是否存在相对剩余价值及表述方式仍然见仁见智。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就难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更无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纵深发展。从学理透析和实践认同这两个层面,论证相对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在场,就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场域中的相对剩余价值理论更清晰,实践中对其更有认同感。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可用四个词语概括,即:“解蔽”、“辨识”、“文化”、“在场”。人与技术的关系是蕴藏于相对剩余价值理论中的内涵和维度,这部分内容并未纳入马克思关注焦点的映射范域,因而处于“遮蔽”状态。本研究的首要任务就是解蔽,充分挖掘久被遮蔽的相对剩余价值理论内涵,彰显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中的隐性逻辑。马克思主义谱系内各家各派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对相对剩余价值理论做出诠释和探讨,提出了一些颇为新颖的见解,其中有的用其剖析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状况及趋向,有的甚至创造性地将其付诸社会主义经济实践。我们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谱系中(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阐释和拓展,从而辨识谱系内部研究者对于被遮蔽的内容发现与否、发展与否、有无歪曲。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创立伊始,就内在蕴含着理解和批判西方文化现象的重要功能,而人与技术关系堪称最根本、最有力的理论载体。本研究基于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隐性逻辑,阐明理解马克思之后西方文化的一条全新思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社会发展阶段,为人类社会迈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创造各个方面的必要条件,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示了这个必经阶段的一般经济规律,因而资本主义社会并非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唯一存在领域。通过论证相对剩余价值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在场,廓清其理论迷雾和模糊认识,运用相对剩余价值理论分析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依托马克思主义文本,本研究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以文本学解读为理论旨趣,对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丰富内涵及当代意义进行系统深入地考察研究,力求完整呈现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本真面貌,彰显马克思主义对当下社会生活的现实关怀。在第一章绪论中,阐明研究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缘由,评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本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探讨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思想渊源: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经济观点零散杂乱,但对商品货币关系已有所涉及,悄然触碰剩余价值乃至相对剩余价值的基本内涵;在思想文化禁锢的中世纪,神学思想家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有关认识依附并服务于宗教神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前后对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有关问题的探索,为马克思批判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和有益启发,成为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深入研究马克思在不同时期的经典文本,从唯物史观与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辩证关系、个体劳动的社会组织方式的历史演进、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技术的关系等维度,系统阐述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孕育、萌芽、创立和拓展的整个过程;其间,兼论商品、货币、资本等重要范畴,着眼点和落脚点都在关照相对剩余价值理论,重在挖掘和彰显蕴含其中的人与技术的关系。第五章探讨马克思主义谱系内部研究者对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做出的阐释,重点考察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流派、核心观点,着力探究谱系内各家各派对相对剩余价值理论隐性逻辑的看法和见解,评析有关理论观点的得失,进而拓展和深化对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第六章基于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对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进行全新解读:揭示资本竭力创造世界市场的扩张本性是全球化进程的内在驱力,科技进步及成果转化发挥着巨大的杠杆作用,“技术决定论”因而滋生蔓延,人与技术的关系引起深度关注;从文本学、剩余价值哲学、技术哲学等视角考量,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是全面理解20世纪30年代乃至马克思之后整个西方文化(特别是人与技术关系)的重要理论思路。在第七章中,论述相对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在场时,通过深入分析剩余价值范畴的性质以及与剥削的关系,阐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剩余价值;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日益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技术等问题的认识,不断为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在场与运用祛除思想藩篱。在第八章结束语中,深度评析本研究的创新点、着力点,对研究疑难、有待延伸的地方进行展望,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中国正充满自信地占据着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制高点,因此我们要切实增强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加深对中国梦的理解和认同,积极运用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指导和推动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通过上述八章的分析和探讨,本研究使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逻辑全景能够较为清晰地展现出来。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们在各自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所作的有关探索,从不同侧面逐渐触及相对剩余价值的基本内涵,为马克思进行科学批判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的思想素材。马克思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特别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扬弃),创立了科学的相对剩余价值理论。在剩余价值生产隐蔽方式的视域中,技术和管理成为资本疯狂扩张之翼,工人所受的剥削和压榨日益深重。潜在进路则是人与技术的关系,即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技术对人的统治逐步确立和人的主体性日益丧失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谱系中各家各派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隐或现地论及相对剩余价值理论中被遮蔽的内容,但均没有进行深挖细究,也没有形成一以贯之的理论观点。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那里,以苏解马的解读模式被彻底抛却。尽管西方马克思主义不同代表人物的观点存在不小的差异甚至大相径庭,但对人与技术关系的诠释却惊人地一致,技术理性、人的异化、生活世界的殖民化等语词屡见不鲜。关于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对1929年以来西方文化影响的研究,卢卡奇和罗斯多尔斯基做出了极为有益的探索。本研究着眼于把卢卡奇、罗斯多尔斯基等人的研究继续向前推进,为理解马克思之后的西方文化提供新的思路、新的维度。要理性自觉地承认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在场,注重发挥资本的文明作用,在各种错综复杂力量的对比中提升驾驭资本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实现中国梦、打造世界命运共同体、达到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愈加丰厚的现实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