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用GPCP1979—2008年降水资料,研究了中国西北干旱区(35°N-45°N,80°E-105°E)降水变化的基本特征,比较了中国西北地区与西亚干旱区降水的联系及差异,通过分析西北干旱区降水与全球海表温度SST、200hPa纬向风、500hPa和100hPa高度场资料的相关性,初步研究了西北干旱区降水变化的原因。得到了以下结果:(1).西北干旱区和西亚干旱区是亚洲干旱/半干旱地区中最为干旱的地区。这两个地区也是亚洲干旱/半干旱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二者之间存在着差异: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季及年降水自2003年来有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而西亚干旱区春季及年降水则有减少的趋势。西北干旱区降水与西亚干旱区降水的月变化分布形式明显不同,西北干旱区冬季降水较少,夏季降水较多;西亚干旱区降水是冬季降水较多,夏季降水较少。二者表现出明显的不同。西亚干旱区的降水变化率明显要比西北干旱区小。(2).南亚高压若出现较早并向北发展,则会给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提供高层环流背景,有利于降水的形成。前期冬季青藏高原积雪深度和后期长江以南地区春季降水存在负相关;和青藏高原以东的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夏季降水存在正相关。另外,祁连山山脉冻土的减少,以及青藏高原东南部冻土深度和西北春季降水存在着正相关系。(3).西北地区东部春季降水的基本环流形式在东亚地区为西低东高型,如果中亚到新疆的高脊弱(强),东亚大槽浅(深),则西北地区多(少)雨。东亚大槽的强度与位置变化对春季降水的影响更为重要;同时,南太平洋是同期西北降水的关键区。在黑海、里海、鄂霍茨克海以西范围为显著的西风异常,有利于西北干旱区的降水形成,我国西北及中部地区的比湿越大,西北干旱区的水汽也就越充足,对西北干旱区的降水越有利。(4).海温异常与同期西北春季(3-5月)的降水有较好的相关,孟加拉湾、阿拉伯海、10°-20°S印度洋以及20°-30°N大西洋附近的海温对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春季降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作用。西北春季的降水与前期冬季海温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它与东南太平洋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及印度洋地区有零散的显著负相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