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律师进社区担任法律顾问是立足于桂林市的本土法律资源,既不是单纯地由辩护律师团体发起,也不是由政府包揽,而是以搭建以律师和法学大家为核心,律师协会主持带头,党委、政府部门指点调谐,城乡基层赞同引进,媒体报道联动的政界、行界、法律界、传媒界“四界联动”、“四位一体”的社会复合主体型的新型法律服务,是公益法律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桂林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律师法律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拓展律师新的服务市场成为一种趋势。而社区是人们生活交往的最基础单位,社区法律服务贮存着潜在的驱动力。通过无偿来带动有偿,让律师服务深入社区,正日渐成为人们的广泛意识,对营造我国社区的法治环境,实现我国社区和社会和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从基层民生角度出发,通过运用调查访谈法、比较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等方法,在对有关律师进社区担任法律助理的法律法规、单行法梳理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调查,对他人的调查材料进行分析、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详细阐述社会转型期律师进社区担任法律顾问这一活动所面临的难题,进而从立法和实施的角度对律师进社区担任法律顾问制度的完善的可能进路进行研究。 这篇文章分为引言部分、第一部分至第四部分。 引言部分对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主要论点、创新和不足之处进行归纳。 第一部分“律师进社区担任法律顾问的时代背景”,从理论上梳理了国外和国内律师提供公益法律服务的种种论述,分析了我国律师进社区的发展历程,剖析了律师进社区担任法律顾问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律师进社区的必要性和深远意义,力图界分律师进社区的公益性质,为解决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铺平道路。 第二部分“律师进社区担任社区法律顾问的现状”,通过对相关资料文献、本人的实证调查,以及对调查资料的整理并深入分析,详细罗列了目前桂林市在律师进社区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以及面临的挑战。 第三部分“律师进社区担任法律顾问存在不足的原因”,类型分析律师进社区担任法律顾问的现状,主要从社区管理模式、基层居民的认可度、法律保障等方面进行探讨,挖掘出其存在不足的的背后原因。 第四部分“完善律师进社区担任法律顾问的对策”,主要包括,增加律师津贴补助,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为律师进社区提供经费保障;充分发挥律师功能,促进律师承担社会责任的职业化、专业化和社会化;解决律师进社区的长效性、可持续性,多方合作,完善律师进社区的制度等。试图寻找律师进社区的最佳模式,为我国律师进社区提供法律服务探索出一条可能的进路。 总结部分是对整篇论文的总结,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并参与这项活动,我国律师参与公益法律服务能够进入职业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律师和社区的共赢,促进法律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