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人格及其教育建构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visiv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性人格的提出,是从人格的角度来探讨创造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它强调人格因素在创造力中的作用。人格,是个体所具有的特质,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身心组织,任何一个人进行任何一项创造性活动,都是以其整个创造性人格出现的,而不仅仅是其某一方面的能力在发挥作用。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了创造性人格的涵义、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创造性人格是一种主体性人格,而不是一种独立的人格类型,它是个体在创造性活动(包括思想、行为等方面)中所表现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个性特征。创造性人格是人的本性的自然表现,具有个体差异性,是人健康发展的突出表现。创造性人格形成与发展主要表现为四个特征,即结构的和谐性、动态的发展性、发展的自由性和主体性。创造性人格揭示了一个人进行创新、发明的心理基础,是创造者所必备的、良好的、持久的个性品质,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不仅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也是个人幸福生活的重要源泉。 第二部分论述了青少年学生创造性人格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其教育原因。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自身的规律,同时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成长环境都影响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发展受到传统的人格观、教育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狭隘的成材观,教育内容的片面性、保守性以及教育行为的机械性和强制性等因素的阻碍。 第三部分是创造性人格的教育建构。创新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师生关系、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形成有利于创造性人格产生和发展的有利环境,为符合时代精神的创新人才的发展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信息披露之于证券市场的重要性已基本为人们所认识,关于信息披露的理论基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理论,包括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另一类是实用理论,包括公司治理理论、有效市
通过研究和实验,合成了一种超高减水聚羧酸母液,分析了这种母液的利弊,同时对其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做了一些研究。
20世纪末,“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西方很多国家蓬勃开展。其核心内容是力图将私营部门和工商企业的方法用于公共部门。然而,许多学者和实践家都不断地对新公共管理提出了一系列问
(1)高眼压症,过去是指由于任何原因所引起的眼压在升高的统称;目前从诊断意义来说与过去不同,仅仅限于病人是宽角、眼压升高而没有视乳头和视野的改变者。(2)高眼压症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