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克卢汉作为20世纪的传播学巨擘,提出电力时代(即当今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乃是不同于口语时代和印刷时代的第三种文化形态,并提出“重新部落化”这一术语揭示电力时代与口语时代的相似性。当今互联网的出现证明了麦克卢汉作出的预测性描述并非虚言。事实上,麦克卢汉并非仅仅描述而不做评价,他对电力时代以及前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特点以及问题都有或隐或显的议论,散见于《理解媒介》和《谷登堡星汉璀璨》两书中。本篇论文撷取麦克卢汉思想体系中的重新部落化理论视角,独辟蹊径,从文化疏离与文化认同的角度出发,探讨“感官恢复平衡”的时代意义。本文不局限于讨论原始部落时代与互联网时代的相似性,更着力于发掘其差异性,并力图从这种同和异的比较中,把握新媒体显性特征下的隐性影响。本文试图揭示作为媒介的互联网对文化认同的形塑作用,辩证看待“神经中枢系统”作为最彻底的自我截除对社会和个人造成的冲击与麻木。论文第一部分分析部落化文化和非部落化文化这两种文化的不同特征,指出部落化口语文化是以声觉为基础交流手段,以平衡感知为特点的整体思维;非部落化文字文化则是以视觉为基础交流手段,以分析序次为特点的理性思维。第二部分着重于揭示前互联网时代麦克卢汉眼中的文化问题,即部落文化的主要问题在于固步自封与因循守旧,非部落文化的主要问题在于人的割裂与理性自大。第三部分则对互联网时代重新部落化的特点、表现和悖论作一具体梳理。最后在第四部分结语对重新部落化作一总结性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