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焊板圆锥形件拉深成形规律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weili73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汽车数量的逐年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汽车工业的节能化和轻量化成为当务之急,拼焊板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车身重量,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拼焊板拉深成形的过程比较复杂,各部分变形不均匀,因此在变形过程中会出现破裂、起皱、焊缝移动、回弹等缺陷。国内外对拼焊板成形规律的研究比较多,主要针对直壁类零件的研究,关于曲面类零件的研究非常少,所以本文对典型的曲面类零件拼焊板圆锥形件进行成形规律的研究。本文详细介绍了拼焊板圆锥形件拉深成形特点和主要缺陷,并通过DYNAFORM有限元仿真软件对拼焊板圆锥形件拉深成形进行模拟分析,综合考虑了成形极限深度、侧壁成形质量和焊缝移动情况三方面成形性能,主要研究压边力、板厚比、凸凹模圆角半径、摩擦系数、冲压速度、凸模直径等工艺参数对成形性能的影响规律,对实际生产中采用合适的工艺参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根据模拟研究内容,设计了一套拼焊板拉深成形模具,模具采用分块压边圈、薄厚两侧固定压边力值。通过拉深成形实验,着重研究了模拟中对成形性能起影响作用的各工艺参数对成形极限深度和焊缝移动情况的影响,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进行对照,验证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并且对实验缺陷进行了详细分析,为以后实验的进行提供了借鉴意义。最后,总结了研究的成果,并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提出了未来可以拓展的方向。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Pr~(3+)掺杂的12CaO·7Al_2O_3 (C12A7:Pr~(3+))样品。对于C12A7:Pr~(3+)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研究主要是通过X射线衍射(XRD)、发射光谱、激发光谱、余辉衰减曲线、热释发光及光激励发光等测试手段。通过分析XRD图谱可以发现我们已经得到具有特殊笼状结构的物相单一的C12A7粉末,并未出现与Pr~(3+)相关的X射线衍射峰,而且
自从石墨烯发现以来,低维层状材料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当材料被剥至单层或少层时,由于量子限域效应,将呈现出不同于块体状态的新性质。随着人们对层状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被不断发现,使其在自旋电子学、磁性材料、催化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改善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通常需要对层状材料的电子结构进行调控。目前,对材料的电子结构进行精细调控已成为新材料设计的一个热点
学位
本文通过使用ASTM-G65摩擦磨损试验机,在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单向、双向磨损方法对黄铜合金磨损行为的不同影响,探讨了一定磨损距离条件下双向磨损的循环次数与试验
风能作为一种洁净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是目前最具大规模开发利用前景的能源之一,风力发电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战略规划,符合21世纪能源战略规划,能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所以,它具有其它能源不可取代的优势和竞争力,大力发展风力发电事业具有广阔的前景。本论文是以青岛华威风电场15MW规模的风能发电生产示范线为依托,根据青岛华威风电场2008年4月1日~2009年3月31日一整年的测风仪测风资料,对风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一种不经过燃烧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高效发电装置。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是追求操作温度的中温化,适合这一需求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其中有
本文以Mg-3Al-Zn混合粉末为研究对象,利用高能球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块体超细晶镁合金,旨在通过细化晶粒来提高镁合金的强度。重点研究了高能球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超细晶镁合
多相光助-芬顿是目前最具有开发潜力的高级氧化技术之一。但多相光助-芬顿催化剂催化效率不高的问题限制了该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寻找合适的催化剂与增效方法对推进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α-FeOOH具有合成简单、光催化性能优异、对反应体系pH值敏感程度较低、对过氧化氢催化活性高等优点,是一种非常值得研究的光催化材料。本文采用均匀沉淀法合成α-FeOOH,并利用XRD、FT-IR、SEM、BET、XPS、EDS
学位
超级电容器是介于电池和传统电容器之间的一种新型储能器件,与电池相比较,超级电容器一般具有比较高的功率密度和较好的倍率性能;因其具有这些特点,使其可以作为理想的储能装置而应用于移动通信、信息技术、消费电子、航空航天和后备电源系统等方面。根据储能原理,可以将超级电容器分为双电层电容和赝电容两类,双电层电容器常用活性炭作为电极材料,赝电容常用金属氧化物和导电聚合物作为电极材料,从结构上看,超级电容器主要
随着微波通信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电磁污染越来越严重,电磁抗干扰技术和微波吸收材料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磁性微纳结构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微结构和磁电性能,有望成为一类新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