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受干旱影响的半湿润地区生态和土地类型的逆演替。据联合国1994年估计。全球荒漠化土地约为3600万平方公里。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有262.2万平方公里,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人民币。荒漠化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与黄土丘陵沟壑区过渡地带荒漠化问题为对象,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区域地理学理论、历史地理学理论,通过历史文献分析、野外调查、遥感GIS方法和第四纪地层学方法,对研究区域的荒漠化环境、过程及防治途径进行系统研究。 1.对荒漠化概念充实了新的内容 基于景观生态学和地区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在分析景观生态系统变化与演替、分析已有荒漠化研究及其概念的基础上,根据生态环境建设和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出:荒漠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和湿润易旱地区,由于自然生态条件变异(气候、植被、地面等)和人类活动(土地利用、战争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土地类型与生态系统的逆向演替。 2.提出毛乌素沙地与黄土丘陵沟壑区过渡地带划分的方法 采用野外路线考察、卫星相片判读分析、历史资料(50年代第一次黄土高原考察,60年代沙漠调查,80年代农业区划、土壤普查、草原调查,90年代土地详查,地方志等文献资料)对比等方法,根据景观生态空间景观生态格局、地理区域分异以及地理区划制图理论与方法,划分和确定了毛乌素沙地与黄土丘陵沟壑区过渡地带,并以此为研究区域。该区域具备景观生态逆向演替的基本特征,同时具备了黄土丘陵沟壑强烈水蚀、毛乌素沙地边缘强烈风蚀沙化的特征和过渡性,具备了人为活动对生态脆弱地区的长时期强烈干扰的特征,也具有生态环境逆转和恢复的可能性与范例,是研究荒漠化的理想地区。 3.首次提出荒漠化阶段划分方案 经过对荒漠化广阔的时间、空间过程(环境地质、第四纪地质、古地理、历史地理)分析,对过渡地带人为活动对原生脆弱环境的影响和干扰所引起的荒漠化的主要方面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土壤侵蚀过程、风蚀沙化过程、沙地扩展过程、水系延伸切割过程、人口增加与耕地扩大过程等)系统分析研究,以人为活动对荒漠化的影响程度为主要依据,将荒漠化过程划分为:地质荒漠化、自然荒漠化(完全自然荒漠化、人为自然荒漠化)、加速荒漠化等三个阶段。 4.首次提出并初步分析了沙土面界流侵蚀 根据对片沙黄土区暴雨产生侵蚀的多次现场观察和对侵蚀机理分析,提出沙土界面流侵蚀的概念,这是一种十分特殊的富有地方特色的侵蚀类型和侵蚀过程。其与风沙入河过程、风沙充沟流水冲蚀过程是过渡地带形成河流多沙粗沙的主要机制。本研究对沙土界面形成、径流与侵蚀过程、沙土界面流侵蚀强度及其效应等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 5.对毛乌素沙地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新的探索 基于对过渡地带全新世河流及其相关的黄土和风沙地貌发育、土地利用变化等分析,提出毛乌素沙地的形成机制:在气候变干的同时,外流河谷溯源延伸,切穿了长城以北(毛乌素地区)河套古湖残遗湖系,使地表地下水迅速外泄,原靠湖系水资源维系的生长在河套古湖湖滨沙堤形成的沙地上的非地带植被的生存条件被彻底摧毁,而起沙。随后在气候、地貌及人为作用的影响之下向南扩展。 6.总结了荒漠化防治模式 在荒漠化过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半个世纪以 来榆林地区治沙得失分析,根据景观生态学和持续发展基本理论,提出了过渡地带荒 漠化防治的模式,包括:以阻隔南北荒漠化联系为主要内容的工程系统;以资源高效 利用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创新和传播系统;以荒漠化治理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建设系 统;以农业工业化为主要内核的产业经济发展系统。这几个方面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纽带,构成了荒漠化防治的生态经济理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