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布雷认为,媒介圈并不是在今天才开始的,因为自从有了需要传播的信息以来,就有了"媒体",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宜家卖场就是一种传播媒介,其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传播活动,它兜售我们日常所需的家居用品,同时也建构着我们的生活理念。因此,本研究期望从传播的视角来解读宜家卖场,试图分析卖场空间是如何被纳入媒介(medium)的范畴,发挥媒介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传播和建构了"家"的意象?进而讨论宜家所传达的家居理念给受众的认知想象、空间生产以及居家实践又带来怎样的影响?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的方法,进行经验材料的收集。在行文框架上,将文章分为三部分逐一展开论述。在内容逻辑上,将宜家的家居理念按照客观性(House)、精神性(Family)、实践性(Home)的结构来进行分析。第一部分将针对宜家卖场这一空间主体本身进行文本解读,宜家的居家文化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普及,一方面是抓取了人们对"家"天然的心理需求,其次是其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尤其是实体卖场的设计,用美学、场景打造一个真实和想象的体验之旅,借助空间媒介将宜家的居家理念弥散地传播开来。第二部分将从受众角度进行回溯,以验证空间的传播影响。消费者在宜家所打造的这个21世纪的家居主题的"拱廊"里漫步和闲逛,凝视和观看着家居商品的奇异景观,并通过体验和抚摸与商品进行互动,呼应空间信息。消费者在实际的官能接触中,伴随着精神性的空间想象,并且将所认同的家居理念运用到实际的空间实践当中。第三部分将针对前两部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研究总结得出,宜家将客观物质性的空间理念(House)和精神感性的生活理念(Family)融汇于社会实践性的家居理念(Home)当中。在这个卖场中,空间作为媒介主要体现在感官刺激、权力规训和意义生产这三个方面。从"宜家"到"家"——宜家的家居理念借助卖场的空间媒介实现了广泛而深入的传播,并被受众运用到各自的"家"的实践当中,从宜家商场渗透到千家万户。但是某种意义上,宜家的空间媒介也暗含着文化殖民与权力规训,空间里面带有模式化和压迫性的影子。宜家所传播的家居理念成为西方现代性和美好生活的标准模板,入侵了人们的私人生活,一方面"家"可以被标准化生产,变得模式化和可复制;另一方面,居住超出了原始需求,而是在身份、格调、品味等虚构的象征符号下,表述着每个人的价值观,致使现代人丧失了很多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