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了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关于社会创业的认识、认识差异以及模拟的社会创业情景中的决策表现。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以下三个问题。研究一: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了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对社会创业形成因素的归纳;研究二:了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对社会创业各发展因素的排序,以及社会人口学变量不同水平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群体对各发展因素的排序差异;研究三: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在社会创业的模拟情景下的决策问题。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将社会创业的形成因素归纳为三个因素:教育因素,社会因素,政策因素。(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认为政策因素是社会创业发展的首要因素,社会创业最普遍的发展模式是’产学研模式’。不同性别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对社会创业最普遍的发展模式的认识具有显著差异,女性更为认同’产学研模式’。(3)在资产处置情景中,不同资产处置身份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在决策上存在显著差异。扮演社会创业企业负责人的教师更愿意将企业盈利返还股东,而扮演社会创业企业投资人的教师更愿意将企业盈利用于企业的追加投资。(4)有无实际投资经历这一因素显著影响资产处置决策,有创业投资经历的教师对模拟情境中社会创业企业追加投资的程度大于没有创业投资经历的教师。(5)扮演社会创业企业负责人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在不同的决策情景下的决策有显著差异。扮演该类角色的教师在家庭决策情景中对时间的分配决策和资产处置情景中对利润的分配决策具有显著差异。(6)在家庭决策情境中,是否具有创业企业负责人现实经历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在家庭情景的决策的时间分配决策显著差异。具有实际创业企业负责人经历的教师在家庭情景中分配在工作上的时间显著高于没有实际创业企业负责人经历的教师。